与钱科长搭上线,获得了稳定且价格优惠的计划外建材供应,对方毅和小河村工程队而言,无异于久旱逢甘霖。
这不仅意味着成本的显著下降,利润空间的提升,更关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在原材料上可能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为工程队的生存和发展赢得了喘息之机。
方毅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亲自带着范刚,去钱科长指定的仓库验看了那批325号水泥和杉木檩条。
水泥虽然标号低了些,但包装完好,没有受潮结块;木料尺寸虽不十分规整,但木质坚实,没有虫蛀腐朽。
用于农村的普通房屋修建和小型维修,绰绰有余。
“钱科长,这批料子没问题,我们都要了。”方毅当场拍板,支付了货款,并安排范刚尽快组织人手和车辆,将这批宝贵的物资运回小河村,找地方妥善存放起来。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有了这批建材打底,方毅在承接项目时,底气足了很多。
他不再仅仅局限于那些利润微薄的维修零活,开始尝试接触一些小型的新建项目,比如之前那个公社粮仓的修建。
在报价时,他可以利用材料成本的优势,给出一个既有竞争力、又能保证合理利润的价格。
小河村工程队的业务范围,正在悄然从“修修补补”向“小型建造”扩展。
工程队的队员们,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活更多了,也更具有挑战性了,但拿到手的工钱也水涨船高。
范刚在队内的威信日益树立,队员们对他既信服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