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供销社信任咱们,把活交给咱们,咱们就得对得起这份信任,每一片瓦,每一根钉,都要做到最好,谁干的活出了问题,谁负责返工,扣工钱。”
“第三,纪律,工程是有进度要求的,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大家要按时上工,不得偷懒,工具材料,爱护保管,不准跟主家发生任何冲突,一切行动听指挥,范刚是队长,他的话,就是命令。”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师傅也简单讲了几句,主要是些安全注意事项和基本的操作规范。
第二天天不亮,范刚就带着这支崭新的、由农民组成的工程队,扛着简单的工具,坐着手扶拖拉机,浩浩荡荡地开赴那个偏远的乡镇分销店。
方毅没有跟去,他需要留在县城,统筹大局,并寻找下一个机会。
但他能想象到工地上最初肯定会是一片忙乱,生疏的技术,不熟练的配合……这都是必经的过程。
他相信范刚的执行力,也相信两位老师傅的责任心,更相信那些渴望改变命运的村民们的学习能力和吃苦精神。
他的案头,还放着那份关于综合市场项目的方案书。
他知道,那条路暂时被封住了。
但眼前这条看似更艰难,更基层的路,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
万丈高楼平地起,或许,这小河村工程队,就是他方毅未来商业版图中,最坚实的那块基石。
开工第一天,场面果然如方毅所料,忙乱中透着生涩。
队员们虽然干劲十足,但长期务农形成的散漫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工具摆放杂乱,操作动作笨拙,对李师傅和孙师傅讲解的技术要点理解起来也颇为吃力。
爬上房顶时,几个年轻后生甚至腿肚子都有些打颤。
范刚急得满头大汗,嗓门比平时高了八度,在院子里来回奔走,既要协调人员,又要盯着安全,还得安抚有些急躁的老师傅。
李师傅和孙师傅倒是颇有耐心,他们知道这些庄稼汉底子薄,便放慢节奏,一遍又一遍地示范,手把手地教如何辨认糟朽的椽子,如何更换新瓦,如何用灰浆勾缝防水。
“慢点不怕,就怕不仔细!”李师傅操着浓重的口音,指着一个小伙子砌得歪歪扭扭的屋脊,“这玩意儿是房子的帽子,戴歪了不光难看,下雨还往里灌水,拆了,重来!”
那小伙子脸涨得通红,但在范刚瞪视下,还是乖乖地爬上去返工。
其他人见状,也都更加小心翼翼起来。
方毅虽然人在县城,但心里一直惦记着这边。
第三天下午,他抽空骑着自行车赶了过来,他没有直接插手指挥,而是静静地站在院子里看了半个多小时。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