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另辟蹊径(2 / 3)

行,我去找刘怀民叔叔。”

    方毅连忙阻拦了王海,他和刘怀民的关系很多人都清楚,可这位高科长依旧不给面子。

    都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何况人家审核流程都是正规的,挑不出毛病,方毅担心让刘怀民去施压的话,很可能适得其反,万一人家翻脸不认人,这事只会闹得更僵。

    “方毅,我看这事悬了,人家摆明了不带你玩,肯定有更硬的关系盯上这块肥肉了,我听说,‘县建筑公司’那个赵德汉,也在活动这个事,他姐夫在市里工作,能量不小。”

    赵德汉?

    方毅对这个名字有印象,是县里建筑行业的头面人物,路子野,关系硬,当初他建造商场的时候也曾见过赵德汉,这人给他的感觉是很不好相处,老谋深算的。

    如果他也插手,那这个综合市场项目的水,就比他想象的更深了。

    综合市场项目受挫,意味着他希望通过平台化运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路遇到了瓶颈,现有的商场和服装厂业务虽然稳定,但天花板肉眼可见,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一个能快速积累资本,锻炼队伍,并且能有效利用他现有资源优势的领域。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脑海里闪过无数念头。

    忽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墙上挂着的全县地图上,落在了那片代表农村的,广阔的绿色区域。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可以搞基建啊。

    或者说,围绕着农村和城镇小型工程的建筑材料与施工。

    这个想法并非凭空而来。

    前段时间,范刚来县城买东西,还跟他念叨过,说村里想修整一下年久失修的队部,还想盖两间库房存放粮食和农具,但找不到靠谱的施工队,要么价格太高,要么嫌活儿小不愿意接。

    当时方毅只是听着,没往心里去。现在想来,这何尝不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

    市场开放后,全国百废待兴,这绝对是很有前景的行业。

    县里的建筑公司像赵德汉那种,眼睛都盯着政府大楼,工厂厂房之类的大项目,对农村和小单位的小修小建根本看不上眼。

    而这些需求,是真实存在且数量庞大的,他的商场有资金,如果能整合家乡小河村的劳动力,再请几个懂技术的老师傅指导,一支专注于小型建筑,维修工程的队伍,不就有了雏形吗?

    这个念头让他精神一振。

    相比于运营综合市场那种需要复杂关系和资质的项目,搞工程队,起点更低,更务实,而且能直接带动家乡的乡亲们增加收入,这完全符合他的初衷。

    虽然看起来不如综合市场那么“体面”,但却是眼下最可能走通的路。

    他立刻对王海和张勇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