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本就陷入在政治混乱之中。
在楚天秀试探性的以秦琼为帅,带领三十万大军攻打高句丽之后,竟然如同摧枯拉朽般的一击得手,前后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便覆灭了高句丽。
在楚天秀的命令之下,高句丽覆灭之后,凡是高句丽一国的高层士族,全部迁移南方,又迁内地汉族于高丽,置九州,四十一郡,从根源上解决高句丽的问题。
自隋文帝以来,屡伐高丽,无一成功,甚至于隋炀帝先后三次伐辽,每次均是失败,甚至导致隋朝亡国,使得高句丽早已成为中原的一大祸患。
但从此之后,这个祸患,不再存于世间。
既得陇,复望蜀。
DTZ虽灭,但是西突厥还在。
东,西突厥虽然都是从突厥汗朝分裂出来的,但是两国的习性其实并不相通。
DTZ在灭亡之前,一直都处于游牧民族部落的状态,而DTZ的大汗虽然名义上是DTZ的共主,实际上却只是部落联盟的首领,而他的真正核心人物,其实就是如同强盗头目一般,率领大军去各处劫掠,然后按照各部落的贡献,分发奖励品。
西突厥却不然,这个突厥王朝在表面上虽然还处于部落制,但实际上已经开始朝着封建王朝的转变。
更为重要的是,西突厥不仅拥有大片的草原作为土地,更是霸占了丝绸之路,并且仰仗兵威,逼迫西域三十六国给其上供,而仰仗着丝绸之路的暴利,以及西域各国的供奉,使得西突厥差不多是兵强马壮,富得流油。
若非在西突厥强大的同时,也让西突厥的首领沾染了中原皇帝的毛病,让西突厥的上层贵族变得腐朽不堪,否则这个国家怕是早就马踏中原了。
这样的敌人,自然不容易对付。
更不要说,在那大草原之上,不仅有西突厥,还有吐谷浑,契丹,回鹘,铁勒。
这些草原国家虽然彼此敌视,争斗不已,但是若是面临中原大军的进取,这些草原国家多半会选择联手,共同对敌。
所以若是想要解决草原上的这些势力,就不会如同平定中原一般容易,非得下大力气不可。
在这种情况下,楚天秀也就没有急着进去,而是让中原修养了八年,让中原享受了八年时间。
在这八年之中,楚天秀一面继续休养生息,养民抚民,一面改组魔教两派六道,将其还原为原本的诸子百家的模样,继而再大力发展诸子百家,丰富民间的精神而意志,接着又以汉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文化精华,自信自强,从而演绎出了全新的民族文化,为开始露出衰微味道的汉文化重新注入新血。
如此一来,中原王朝自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完全一扫五胡乱华的倾颓,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这样,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楚天秀才派遣了自家的心腹大将,堪称他手上杀手锏的李靖,让其统兵三十万,出征草原。
在过去的八年里,楚天秀费了不少心思,花了要以百万两计的白银,彻底收买了DTZ突利的黑狼军,让原本心怀不轨的突利,彻底为大周王朝所用,而被楚天秀喂熟了的黑狼军,自然也成了大周皇朝进取草原的最好带路党。
国力足够,又有带路党的存在。
按照李靖的说法,那就是他从没有打过这样富裕的仗。
于是在接下来的三年里,陆续有不同的好消息出现。
天元九年,李靖突袭吐谷浑,一举覆灭吐谷浑的王廷,吐谷浑可汗伏允身死,吐谷浑覆灭。
天元十年,铁勒,契丹先后覆灭,回鹘可汗在大明尊教的诱导下,向大周皇朝请降。
天元十四年,西突厥可汗环顾周围各国,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