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魏征(3 / 4)

她就会不惜一切,投靠寇仲的少帅军了。

可惜在那个时候,徐子陵要么不懂,要么装作不懂,使得沉落雁最后的希望落空,不得不任凭自己一腔雄心壮志,完全付之东流,自此甘做一个庸人。

所以在楚天秀递出了橄榄枝,使得沉落雁有机会从李密的破船上面跳出去之后,她虽然也犹豫半天,但终究还是答应了,并且还立即展现了自家的价值,让楚天秀得以通过她为桥梁,拉拢瓦岗寨旗下的那些精锐人马。

可能是因为李密虽然已经败亡在记,但还残留几分威望的缘故,使得这些时日以来,仅仅只有一些小角色投靠了楚天秀,而被他重点关注的对象——

程咬金,罗士信,单雄信,王伯当,徐世绩等人都未曾动身,而今日来此的魏征,便是第一个青史留名的角色,算是让楚天秀可以聊以自慰。

在历史上,魏征这人并不以智计闻名,而是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着称,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

若是换成楚天秀刚刚起家的时候,魏征这样的臣子与他而言,其实并无大用,但他如今将自家的摊子铺的不小,已然拥有了半边天下,如同魏征这样的人才,也就变得十分难得了。尤其是楚天秀渐渐将自家旗下的势力变得正规化,有了几分想要彷照前世的法院,将官府和法院分开管理,严定律法,依法治国的想法,更是让他急需魏征这样的人才,填补了他目前的一大需要。

楚天秀稍稍跟魏征寒暄了几句,以此表示对他的重视之后,忽然开口询问道:“魏先生,闻您才学甚厚,却不知今时今日,你有何教我?”

这个充满考教问题,倒并不出乎魏征的意料,自己以降将的身份投靠楚天秀,必须要将自己的才学展露出几分,方才能够得到楚天秀的重视,便在稍作沉吟之后,回答的说着: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今日楚公在此,本就已经得尽优势,先天立于不败之地。唯一的问题,便是主公能从瓦岗寨身上,获得几分给养而已。”

他的这一论调,让楚天秀的目光微微一凝,神情正色了几分,凛然说道:“愿闻其详。”

魏征纵然不以谋略而闻名后世,但是他能够在大唐的朝堂上混出名头,算是李世民最看重的文臣之一,自然也是一个甚是厉害的谋士。哪怕在楚天秀离开江都之前,便已经跟虚行之几番商量,定下了此来的战略,但是谋划和现实,终究存在几分差距,使得楚天秀自然想要听一听魏征的意见。

“密公此次败亡之后,明眼人均知自此以后,密公怕是已经再无机会,没有复起之时,自然要各自寻找出路,而他们不论有怎样的想法,怕是只有两条出路,要么投靠王世充,要么投靠主公你。”

魏征说到此事之时,却是让楚天秀下意识的便向开口杠上一句,问他瓦岗寨的人马为何不能投靠李渊,不过楚天秀也清楚,自己若是真的问出这个问题,绝对会让人耻笑,便将其咽了口回去。

原因?

原因其实简单的很,那便是路径不通,距离太远,四面八方又被军队堵死。除非是那种知晓了天机,打定了注意,一心想要投靠李阀之人,尚且可能会排除万难之后,不远万里的投靠李阀,一般的正常人都只会从楚天秀和王世充两人之间,挑选一个投靠。

甚至若非楚天秀胡乱搅局,早早的便亲自率兵来此,那么不管瓦岗寨群雄的想法究竟如何,他们也都只有投靠王世充那一条路子可走。

“既然如此,那么主公可以命人迅速散布消息,诉说王世充此人嫉贤妒能,明明全仗军师寇仲,方才能够击败李密,但却在兵败李密之后,直接鸟尽弓藏,直接在洛阳伏杀寇仲,但却被寇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