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强马壮(2 / 4)

募的隋朝老兵,均是精锐之师,纵然面对隋庭的禁军骁果卫,也还是有一战之力。”

虚行之说出的这个数字,的确有点少,但却十分符合楚天秀目前的实情。

他说的那些几近于匪的兵力,指的其实就是金钱盟旗下的那些帮派分子,以及李靖带去琉球的那些原竹江阴分舵的帮众。

这些人的来历,复杂到了极点,不仅有金钱盟加盟帮派的帮众,也有那些真的受到杨公宝库蛊惑的江湖散人,甚至还有一些纯粹是为了发财的盗贼水费,乃至于一些被各大帮派雇佣的东瀛人,新罗人,草原人,乃至于百济人,高句丽人。

若是有需要,这些人的确受到李靖的指挥和驱使,让他们成建制,分批分片的劫掠高句丽沿海,犹如快刀子割肉一样,搅的高句丽四海不安,故而也能算是楚天秀旗下的武装。

不过纵然以李靖的统兵水平,能够将他们压服驱使,却不能改变他们的体内的那种狼性,若是真将他们调回国内,非得把中原的大好河山,收割成一片片白地不可,故而若无必要,的确不能在中原动用这批人手。

“四万人马,的确有些少,但却堪堪够用!行之,我打算在攻打江都之前,先在两个月之内,把那李子通收拾了。你且先帮我下令,从海外抽回五千兵马,牛刀小试一下。”

楚天秀倒也并没有失望,毕竟在他攻打高句丽之前,他纵然东拼西凑,连帮派弟子都用上了,也仅拼凑出三万兵马而已,如今不过一年半左右的光景,便能达到这样的程度,足以让他满意,不必过分苛求。

四万的兵马看似不多,但在整个江南地区,恐怕除了手握二十万禁军的杨广,也只有江淮的杜伏威,才能在军事实力上跟他掰掰腕子。除此之外,就算是岭南宋阀的实力,怕是也要逊色两份。

虚行之微微一愣,眼睛不由得朝着秦琼的方向看了一眼之后,便开口说道:

“五千人以上的兵马?主公,这倒有些凑巧。此时恰好是秋收时节,秦将军手下的八千胡豆洲屯兵,前日均都已经从琉球抽调回来,此时正驻扎在胡豆洲,负责胡豆洲的屯田秋收的事宜。若是主公需要,最多八天的功夫,便能结束秋耕,整训完毕,随主公出征。”

甚好!

楚天秀原本以为,他若是想要从海外运兵回来,怕是要费上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却不想此时手上正有合用的兵马。

或许这是李子通坏事做了太多,以至于苍天看不过眼,都不忍心让他多活上十天半个月?

今日的毗陵郡,已经更胜于往日。

晋陵城外,水道连绵,百舸争流,车马如龙,热闹喧嚣程度比起当年又胜了不知几筹,着实兴旺得很。

毗陵郡本就江南大郡,按照大业五年的那一次隋朝官府组织的人口统计,毗陵郡内下辖四县,包括晋陵,江阴,无锡,宜兴,全部人口共有一万七千五百余户,按照这时一户人口,少者五六人,多者十几二十几人来算,这座郡城内的人口数差不多有十万上下。

比而较之,距离毗陵郡不远的钟离郡和宣城郡,一个人口只有八千余户,一个只有三千余户,几乎都只有毗陵郡的零头而已。

不仅如此——

前几年都是荒年,以至于江都以北的百姓均都无以为生,,先是不得不以树皮树叶为食,后煮土为食,以至于“诸物皆尽,乃自相食“,以致于大量流民向江南奔逃。

这些疯狂涌入毗陵郡的流民,纵然有一大半被楚天秀分流到了胡豆洲,甬东,夷州等地,填充那些荒芜之地,但因为楚天秀当初的迁徙,并非是强制性的,终究也使得有很大一部分人手,流散到了毗陵郡四县之地里,使得今日的毗陵郡,人口数怕是要在十五万以上。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