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任何可能,近乎于荒唐之事。
“先生请细言之,我必洗耳恭听,不敢不照做。”
楚天秀都有些觉得不可思议,原本他以为虚行之听得此事之后,就算不破口大骂,也必然会死命劝谏,非得让他打消这个疯狂的想法不可。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虚行之竟然真的如他所想,给出了一个看似可行的计划,不由得心中大为感动,连忙正色的回复道。
“兵戈之道,最为凶险不过,绝不可等闲视之,而大海之上波涛无数,凶险无比,故而海战更是凶险中的凶险,必得有良将驱策,方才可行。
我查看过楚良的情报卷宗,似乎主公有意拉拢陈长林?此人不仅有大才,而且族人各个都是水上好手,且速将其拉拢为己用。”
“任少名的铁骑会盘踞于晋陵,无锡等地,距江阴,胡逗洲不过咫尺之遥,早晚必会与我为敌,乃我腹心之患。所以攻伐高句丽之前,必先将其剿灭干净,以免攻伐高句丽之时,突然后院失火,进退维谷。”
“高句丽内有大宗师傅采林坐镇,故而在开战之前,主公要么请阀主宋缺出手,要么想办法拉拢‘散人’宁道奇,不求他们真正出手,只求能以时势将此人死死限制住便可。否则单单傅采林一人,就足以让我军谋划成空!”
“高句丽三败我大隋,已让我中原兵卒新生畏惧,故而攻打高句丽之前,主公要么诱之以利,要么威之以严,但必须先一统军心,生出敢死之意方可。”
“高句丽三胜大隋,声势正烈,几有繁花似锦,烈火烹油之势,顾而其临近的新罗,百济,均会如履薄冰,可派遣使者,尝试与其合纵连横,或有奇效。”
“百济以北之地,有一小国,名为州胡,孤悬海外,乃百济附庸之国,可先覆灭此国,占据其地,以做跳板之用。”
……
一条又一条的无双谋划,源源不断的从虚行之的口中道出,就好似他正在以舌剑唇枪编制出一道密不透风的大网,朝着高句丽这个国家的脑袋上笼罩过去一半。
这前后近二十多条谋划,有一部分是楚天秀想过的,但有更大一部分是楚天秀无论如何都思索不到的。
但是无论是哪一条谋划,都是珍玉良言,让楚天秀有一种眼睛一亮的感觉,真正体会到了“无双国士”这四个字的分量。
“行之先生,我欲伐高句丽,不知先生有何上策?”
在楚天秀闭门不出,于桌案之上写写画画,大致勾勒出一副未来的攻防图之后,他便其不可耐的推门而出,兴致冲冲的找到了自己如今的最大臂助,堪称无双国士的虚行之。
“攻打高句丽,你疯了吧?”
虚行之刚刚听到这句话之后,立马愣了一下,心中莫名的生出这么一个念头,以至于素来风雨不惊的他,恨不得要直接向他的脸上唾一口唾骂,如同寻常泼妇一般的歇斯底里。
这位堪称国士的谋士在了解楚天秀的所有基业之后,倒是对于自家主公天马行空般的创造力,以及以大海为基业,先布局海外,在图谋中原的勾画,已然是有了十分的了解。
越是了解,虚行之越是沉浸于其中,这种有些类似于先秦之前,春秋战国争霸时的那种尊王攘夷的奇异手段,却也是另一种了不起的谋国之术,甚至在他的心中,也已经隐隐勾画出一副未来的蓝图。
君子国士报我,我以国士报之。
虚行之最初踏足江阴的时候,或许还抱着来这打点短工,挣点路费的想法。但是现在的他已然彻底将楚天秀当成了主公,必会同进同退,生死相报。
如果楚天秀此来说得是攻打临邑国,恢复交趾三郡之地,那他只会乐见其成,好好为楚天秀策划一番,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