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也不清楚。
儿臣会立刻派人调查此事,一定给您一个交代。”
刘氏点了点头:“此事不可小觑,你要尽快查明真相。
这守灵期间,府中一定要加强戒备,不可再出任何差错。”
陈瑀说道:“儿臣明白。
儿臣这就去安排。”
陈瑀立刻召集府中的护卫和管事,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并要求他们加强巡逻,提高警惕。
同时,他也派人四处打听刺客的来历。
经过几天的调查,陈瑀终于得知,这些刺客是受了朝中一位大臣的指使。
这位大臣与陈瑀的家族有矛盾,一直想找机会打压他们。
陈瑀将此事告知了刘氏,刘氏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哼,竟敢在老夫人守灵期间派人来捣乱,真是胆大包天。
瑀儿,你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陈瑀说道:“儿臣打算向皇上弹劾这位大臣,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
刘氏点了点头:“好,此事你尽管去做。
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鲁莽行事。”
陈瑀领命而去。
他写了一份弹劾奏章,呈递给了皇上。
杨起看了奏章后,十分生气,“子孝,你且先回去,朕会给你一个交代的!”
陈瑀见此,也不再多说什么,领命退下。
第二天,陈瑀就听到,他弹劾的那个大臣被斩的消息!
数日后,杨起和陈可卿带着一众侍从前往安乐侯府。
安乐侯府上下一白,却又不失肃穆。
刘氏和陈瑀披麻戴孝在府门口等候。
“臣陈瑀见过陛下,见过皇后。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陈瑀躬身行礼,声音洪亮。
杨起和陈可卿下了马车,杨起说道:“陈爱卿平身。
朕此次前来,一是为徐老夫人尽一份心意,二是想与皇后一同守灵。”
陈瑀感激地说道:“陛下和皇后如此仁孝,实乃臣之荣幸。
臣定会安排好一切,让陛下和皇后安心守灵。”
随后,杨起和陈可卿在陈瑀的带领下,走进了灵堂。
灵堂内,徐氏的棺椁停放中央,四周摆满了鲜花和祭品。
杨起和陈可卿也同样披麻戴孝一脸悲伤的上前上香,表达了对徐氏的哀思。
守灵的日子里,灵堂内烛光摇曳,香烟袅袅。
杨起和陈可卿静静地跪在蒲团上,神情哀伤。
刘氏不时过来添茶,看着两人,眼中满是感激。
“陛下,皇后,夜深了,你们先去歇息片刻吧。”
刘氏轻声说道。
杨起摆了摆手,说道:“小姨不必多言,朕既已决定守灵,便要尽到孙女婿的本分。”
陈可卿也跟着说道:“小姨,我与陛下心意相同,祖母待我极好,我定要多陪陪她。”
刘氏眼眶泛红,哽咽着说:“有你们如此重情重义,老夫人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
夜渐渐深了,灵堂外传来阵阵风声,像是徐氏在诉说着不舍。
杨起和陈可卿依然一动不动地跪着,回忆着与徐氏相处的点点滴滴。
“陛下,记得我小时候,祖母总爱拉着我坐在院子里,给我讲那些古老的故事。”
陈可卿轻声说道,眼中满是怀念。
杨起握住她的手,安慰道:“朕能感受到你对祖母的感情,她一生善良贤德,是值得我们敬重的长辈。”
就这样,两人在灵堂中守了三天三夜。
出殡的日子到了,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哀伤的氛围中。
徐氏以国公夫人的礼仪下葬,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
杨起和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