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建议派遣得力官员前往蜀地整顿吏治,有的提出要安抚当地百姓,恢复民生。
一时间,丽政殿内气氛热烈,君臣们围绕着蜀地的战事与治理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昌隆帝坐在龙椅上,认真倾听着大臣们的建议,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他深知,蜀地的收复只是第一步,如何稳固统治,让这片土地真正为朝廷所用,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次辅礼部尚书刘晨突然想到什么?出列问道,“陛下,那…蜀王如何处置?”
昌隆帝低下头,沉默了许久,说道,“到时候再说吧!”
昌隆帝神色一转,突然想到什么,随即补充道,“对了,昨日,收到冯唐的信,希望再派一路援军入河南相助,你们怎么看?”
内阁大学士侯敬闻听此言,面露难色,愁着说,“陛下,朝中此时无人可派呀!”
旁边新上任的内阁大臣秦业,心里暗暗想着,这种立功的机会怎么能便宜别人,以破虏的本事,
收拾那蜀王应该也就是几天的事,于是鼓足勇气出列,“陛下,老臣认为此事不难!”
昌隆帝一听这话,心情放松下来,饶有兴致的看着眼前胸有成竹的秦业,“哦?秦爱卿,有何良策?”
秦业一脸骄傲的说,“陛下,如今破虏在蜀地可以说是胜券在握,收拾那蜀王犹如探囊取物一般!
陛下,可下一道圣旨,命破虏十日内平定蜀地,同时分兵前往河南相助冯将军,如此,有破虏相助,鲁王的叛军相信不日便能平定!”
“哈哈哈哈!
~好!
爱卿果然不负朕望!”
昌隆帝开怀大笑,紧接着,
收敛笑容,对着戴权吩咐,“戴权,就按秦爱卿所说拟旨,用印后,直接让红翎信使给破虏传令!”
戴权口称遵旨,三步并作两步的离开了正殿。
……
秦王杨起收复大半个蜀地的消息,像一阵疾风迅席卷了京城。
大街小巷瞬间热闹得炸开了锅,到处都在谈论这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好消息。
在热闹的集市上,卖菜的张大婶兴奋地跟旁边卖布的李二娘说:“你听说了没?秦王在蜀地可威风啦,收复了好多地方!”
李二娘眼睛笑得眯成缝,手里的布都顾不上卖了,忙不迭回应:“那可不,秦王可是咱大英雄!
这下咱老百姓能过安稳日子喽!”
而在京城的秦王府中,喜讯传来,整个府邸都沸腾了。
下人们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消息很快传到了梅老太妃的耳中。
此时,梅老太妃正在花园中逗弄着鸟儿,听到这个喜讯,她激动得双手一拍,鸟儿都惊飞了。
“我就知道我儿杨起有出息!”
梅老太妃笑得合不拢嘴,立刻把管家福伯叫到跟前,
说道:“阿福,去,传我命令,府里要多做善事,为我儿积福。”
福伯恭敬地弯着腰,问道:“老太妃,您看具体做点啥善事呢?”
梅老太妃琢磨了一下,说道:“你瞧瞧,这天气越来越热,穷人看病抓药都困难。
你去把府里的几个管事叫来,让他们去请京城有名的郎中,在城外的破落巷设几个义诊点,给那些穷苦百姓免费看病、送药。”
福伯点头称是,刚要转身去办,梅老太妃又急忙叮嘱:“跟郎中们说,一定要仔细着点,可别糊弄那些可怜人!”
杨福连忙应道:“老太妃放心,小的一定交代好。”
梅老太妃接着又说:“还有,让人打开府里的粮仓和库房。
挑些好粮食,再找些厚实耐穿的旧衣物。
在城门外摆上粥棚,给那些吃不上饭、没衣服穿的百姓放粮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