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受损的制式飞剑被传送带送入第一道工序。这把飞剑的剑身上布满了圣光灼烧的痕迹,剑脊处有一道明显的裂纹,灵光黯淡。一个八臂神傀的“眼睛“(由“洞察真瞳“水晶打造的高精度探测阵列)瞬间扫过剑身,一道无形的波纹掠过,剑身的三维结构图、材料成分分析、灵力回路断裂点、内部应力分布乃至之前战斗中承受的能量冲击类型等海量数据,在万分之一秒内就被采集完毕,并通过无形的灵波网络瞬间上传至区域控制核心。
数据经过核心的“器灵“(一个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与阵灵的结合体)分析后,最优修复方案即刻生成并下发。
下一刻,另一台专门负责“清创“的、前端带有高速旋转灵能钻头的蜘蛛形傀儡精准地移动到飞剑上方。它的八只复眼闪烁着冷静的蓝光,钻头亮起微光,并非物理接触,而是激发出一束极其纤细、能量高度集中的“微观瓦解灵束“,以纳米级的精度,将裂纹处被圣光污染和结构损坏的金属分子链精准切断、气化,却对周围完好的基材和灵纹秋毫无犯。这个过程甚至没有产生任何碎屑,被气化的杂质被同步产生的微型引力场收集处理。
紧接着,一台悬浮的、形如倒置莲花座的“灵锻打印“傀儡移动到上空。其底部数百个微孔同时亮起,喷射出极其细微的、由“造化元炁“混合了特定比例的“星辰砂“、“如意铁精“以及预设好的修复符文的复合灵能流。这灵能流如同拥有生命的画笔,在清创后的凹槽内进行“灵子级“的沉积和构建,新的金属结构与原有剑身实现完美的晶格对接,同时内部预先编织的修复灵纹也同步成型,与剑体原有的灵纹无缝衔接。
随后是至关重要的“灵纹激活与调和“工序。一个手持由纯粹“启灵光“构成的能量刻笔的多臂神傀,按照核心数据库中的标准图谱和该飞剑的独有“器性“,以超越神识捕捉的速度,在修复处进行最后的灵纹微调和能量贯通。它的每一“笔“落下,都带着特定的道韵波动,仿佛在为新生的部分注入灵魂。同时,另一个傀儡会洒下淡淡的“淬灵雾“,稳定新材料的能量特性。
最后,修复完毕的飞剑被送入一个充满温和的“五行调和灵液“的池子中进行最后的“养器“。池底布置着复杂的温养阵法,确保飞剑在离开前达到最佳状态。当飞剑被传送带送出时,不仅光洁如新,灵光湛然,甚至因为使用了性能更优的替代材料和优化了局部灵纹结构,其锋锐度、灵气传导性以及对圣光类能量的抗性,都比受损前有了明显的提升。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个“人工“参与,所有傀儡的配合妙到毫巅,效率高得令人发指。从受损飞剑送入到修复完成送出,总耗时不超过一炷香的时间。而这,仅仅是无数字生产线中,最普通的一条。
陈远看到,旁边还有专门生产制式铠甲、灵能箭矢、一次性爆破符箓、战场救护丹药、大型战争傀儡部件、甚至专门针对西方神族特点开发的“破圣弩“、“禁光符“等特殊装备的专门流水线。每一条线都如同精密的钟表,无数“齿轮“啮合,将原材料(灵气、矿石、灵草)和受损装备,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焕然一新的战争资源。成品区的传送带上,修复一新的兵甲和 newly made 的法宝如同流水般涌出,被自动分拣、打包,然后由大型运输机关或传送阵直接送往前线指定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