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窃贼(2 / 7)

续性出现结构性扰动!目标…目标指向历史信息层!”林璇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震惊,她面前的屏幕上,代表历史长河稳定流淌的数据流,开始出现诡异的“毛刺”和“重影”,“这不是攻击现在,而是在…修改过去的‘记录’!”

    陈远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他们想干什么?难道能真的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

    李靖的目光凝重得如同山岳,他缓缓摇头:“改变既定事实或许极难,但他们可以污染承载事实的‘载体’——集体记忆与历史叙事。当后人无法确知先辈的功绩与道路,文明的传承就会出现断层,精神就会无所依归。”

    几乎在系统警报响起的同时,各种令人不安的现象开始在社会文化层面浮现:

    记忆的褪色:

    某重点中学的历史课堂上,当资深教师王明远讲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细节时,台下有学生突然举手,疑惑地问:“老师,我昨晚看的一个科普视频说,大禹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落首领的称号,或者…那根本就是一场普通的水利工程,被后人神话了?” 王老师一时语塞,他发现自己关于这个典故的一些具体细节,竟然也莫名地有些模糊起来。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在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时,有游客低声议论:“听说最近有‘新考据’显示,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品可能不是丝绸,而是其他东西,而且其影响力被严重高估了?” 这种论调并非空穴来风,网络上开始零星出现一些看似“考据严谨”,实则篡改核心事实的“学术文章”。

    符号的暧昧:

    网络上,关于“龙”这一核心图腾的讨论区,混入了一些奇怪的帖子,试图将龙的形象与西方某些负面怪兽传说强行关联,并质疑其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正当性”与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