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的预言——当所有人都开始怀疑交易的安全性时,交易本身就会趋于停滞。
李靖凝视着推演图景中那些代表信任连接的线条变得黯淡和紊乱,沉声道:“攻心为上,毁其根基。此策,确实比之前更为阴险。”
就在他话音落下之际,三道蕴含着迥异却同样深厚“理”的英灵显化而出。
居中者,身着宋代官袍,面容刚毅,额间月牙印记散发清辉,手持一方“明镜高悬”玉印,乃是千古流传的公正化身——包拯。其周身环绕着“法理”、“公正”、“铁面无私”的法则气息。
左侧一位,衣着古朴,甚至带着风尘之色,却目光睿智,手中并非书卷,而是一枚古老的贝币虚影在指尖流转,象征着商业的起源与流通的本质。他是商业始祖,开创交易先河的王亥。其意念中蕴含着“诚信”、“互利”、“流通不息”的古老商道。
右侧一位,则身着明代御史官服,身形清瘦却脊梁笔直,手持一本《治平疏》,字迹如刀,乃是秉性刚直、执法如山的海瑞。他代表着“律法”、“规制”与“风骨”,是秩序与规则的坚定维护者。
三位英灵虽保持着古风仪态,但其意念与理事会庞大的数据库及“心网”瞬间接驳,对现代全球经济体系、信用评级模型、法律金融框架的理解,丝毫不逊于任何现代专家。
包拯的玉印率先绽放清光,“公正廉明,执法如山”的法则如同无形的净化和风,通过“心网”融入司法、仲裁及商业监管体系。顿时,各地处理商业纠纷的效率显著提升,恶意诉讼在立案阶段就受到更严格审查,证据规则在无形中得到强化,偏向诚信一方的“天理”开始压制狡诈的“人情”。
王亥指尖的贝币虚影轻轻一震,“诚招天下客,信纳万里财”的商道精髓化作无数细微的规则调整,渗透进各类交易平台、企业征信系统和商业合作网络。那些始终坚持诚信经营、品质至上的企业,莫名发现自己的商业机会有所增加,客户黏性增强;而那些惯于投机取巧、甚至参与散布不实信息扰乱市场的机构,则开始感受到潜在的合作伙伴变得犹豫,融资渠道悄然收紧。市场本身,在一种更高层面的“道”的影響下,开始产生某种“优胜劣汰”的倾向。
海瑞手中的《治平疏》无风自动,“重典治乱,纲纪护航”的法则力量开始加固商事法律的边界与执行力度。商业活动中的灰色地带被压缩,利用法律漏洞进行恶意违约的成本显著提高,同时,对合法经营者权益的保护屏障更加坚实。
但这套防御体系并不仅限于被动应对。
“须溯源穷流,斩断黑手。”包拯的虚影目光如电,他的“公正”法则兼具追溯之能,开始沿着那些被污染的信用链条逆向追踪。很快,数个隐藏在维度夹缝、通过扭曲信息与放大个案来系统性破坏东方商业信誉的“节点”被准确定位。这些节点并非物理存在,而是某种概念性的“恶意信息放大源”。
“既知病灶,便可疏导转化,变害为利。”王亥接言。他的商道之力开始精妙运作,如同最高明的金融操盘手,将被恶意引导的商业关注度和部分因此而闲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