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6 / 11)

禅观与净土 妙音0 8625 字 3天前

的荣耀,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它是无常败坏。就是说你去享受快乐,你会有一种不安全感、不安稳性。那么这种不安稳性,就破坏了你的快乐。

    所以结论:“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其实我们追求感受,你最好有一个观念:就是世间的快乐感受,你都要付出代价,都要代价。娑婆世界的快乐,没有一个不需要付出代价。

    你看那个天台智者大师说,这个快乐啊:“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忧恼,一切无乐时。”荣耀的快乐的感受要出现,你必须要“求”,这个是娑婆世界最大的问题。一旦要追求,问题就来了。你看极乐世界的快乐,你不要求,自然皆生快乐。凡是要追求的快乐,就有问题了。

    第一个过程很辛苦。因为你想快乐,别人也想快乐,那大家就各凭本事,就竞争了,所以你一开始追求,是有辛苦和压力的。第二个,得到以后,你高枕无忧吗?也未必!因为“得时多怖畏”。你有这种不安全感。第三个,“失时怀忧恼。”凡是求来的东西一定会失掉。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你的,

    所以最后失掉的时候,你就很痛苦了。一个人本来就没有,也就没事,你得到以后再失去,那这个是非常痛苦的。

    所以说,你不管是追求过程、享受过程跟失去的过程,你都付出了辛苦、怖畏、忧恼的代价。所以这种感受的追求是带有过失的。

    那么这个就是对快乐的追求,一个色身,一个感受。我们慢慢先种下一个这样的观照。

    (三)观心无常

    我们看第三,观心无常。

    这个心可不是真如的清净心,真如清净心是没有相。这个心是带有相状的心,带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心,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妄想,它是有一种相状在攀缘。

    好,我们把它念一遍 。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

    好,这个地方,我们先谈谈妄想的来源。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我们也是一念的妄动,真如不守自性以后,一念的攀缘纷纭的扰动,才形成了所谓的一种虚妄的想象。也就是说我们心中本来没有相状,那么一念妄动以后,就有相状了。

    有这个相状,本来也没事,但是你想去主宰这个相状,这个问题就来了。我们有一种追求成功的相状,追求富贵的相状,追求美好的相状,人生本来是应该有相状来引导,但是问题出在哪里呢?你想主宰它,你没有一种随缘的心态,你想要去主宰这个相状,轮回的力量就启动了,所以我们现在不是把相状去掉,而是把那个主宰性去掉。

    怎么观呢?看蕅益大师的说法。

    “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这个相状是由外境的刺激而来,你把这个前尘的外境拿掉,你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