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
“妙!妙!妙!”
“好名字!”
“殿下大才!”
屋内顿时多了三个拍马屁的科学家,这是某太子没料到的情况。
“殿下,臣尚有担心!”
“直言无妨!”
“若是如此机器被批量制造出来,市井里的裁缝……”
宋应星早就想过相关的问题,不过究竟是否量产,还得由太子爷定夺。
“船只比马车的运输效率更高,但船只上不了岸,在没水的地方,仍然需要马车。更何况船只的出现,还创造出纤夫这个行当,缝纫机亦是如此。裁缝是手艺人不假,但这手艺体现在量体、体现在裁衣、体现在缝纫等多方面,缝纫机仅仅取代了其中一个步骤而已,其他步骤仍然需要裁缝来参与和主导。本宫想让缝纫机量产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由于京城的百姓往后会越来越多,对于那些单亲家庭里的妇女都要找活干,女人的体力远逊于男人,有了缝纫机,便可以让成百上千的妇女找到活计,不至于饿死家中的孩子和老人。”
大明的户部上下就成天想着如何收税,百姓的死活根本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里。
现在一半的大明江山是属于某太子的,他们这些饭桶不考虑,某太子必须考虑。
给青壮找活干非常容易,修新城与修内城城墙就可以创造上万个就业岗位。
给女人找活干,那就很难了,体力不行,学识就更别提了,还得让她们能赚到钱。
如此之多的条件结合起来,那可不是什么工作都可以让大量妇女轻易胜任的。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