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藩王移藩海外以来,当时藩王们便分成了两拨,一拨是需要前往“北地”就藩的,另一拨则是要前往“南地”就藩的。
其中,“北地”就藩的还分成了三个小团伙。
一个是苦兀岛的晋王与代王,一个是在“北地”北方马加丹的周王与堪察加半岛南部的崇王,另外一个便是以南的潞王、徽王与福王了。
南边那三位完全是因为周国的实力强大,迫不得已才选择了抱团自保,但朱恭枵也没什么心思去欺负同宗。
可以说在“北地”就藩的三个藩王集团里,周王朱恭枵与崇王朱由樻联手之后的实力最强,无可争议,虽然这里气候最为恶劣,但架不住有价值连城的金矿可以开采。
之后便是就藩萨哈的潞王朱常淓、就藩哈巴罗与滨海的徽王朱翊铖、就藩阿穆尔的福王朱常洵,这三位藩王的地盘最大,不过因为藩国里的郡国较少,故而实力稍逊。
在苦兀岛的晋王朱审烜与代王朱传齎的封地面积最小,但是气候比马加丹与堪察加好太多,而且由于隔着一条海峡,安全形势也比对岸的三个藩国要好。
周、崇集团相当于曹魏,潞、徽、福集团相当于蜀汉,晋、代集团便相当于东吴,这算是在“北地”诞生的新版《三国演义》了。
若是再放眼全局的话,东西伯利亚地区还有更大规模的“三国演义”,那就是明、清、俄三方的博弈!
往南是明、清、菜三方的博弈!
往东是明、菜、倭三方的博弈!
再往南是明、西、荷三方的博弈!
西南方向是明、安南、缅蜔三方博弈!
西北方向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