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过郑芝龙完全可以想到,事先提醒麾下诸将的那些注意事项,他们均未当回事,太子爷说红夷悍勇,当须稳扎稳打,谨慎用兵,也被众人所轻视。
是役也是给郑氏上下敲响警钟,夺取大员地区绝非易事,热兰遮城堡近在咫尺,想要攻克亦是举步维艰,若无坚韧毅力,则会将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
无奈之下,郑芝龙只能决定增兵,拨给郑芝鳌三千士卒,以保持对热兰遮城堡的围攻之势。再给郑鸣郢调拨一千马卒和一千步卒,因为东岸的战况也不容乐观。
大员岛这边是攻城战,但是热兰遮城堡久攻不下,郑军开始陷入白昼炮战与夜晚偷袭的双重漩涡之中。
东岸的情况则是另一番景象,由于红夷故意不与郑军正面交锋,选择进行伏击战和游击战,导致郑鸣郢只得不断派兵进行追击与围堵。
可由于所部仅有五千兵马,少量马卒又在与红夷马卒交锋时折损大半,根本无力对红夷主力进行迂回包抄。
仅靠步卒推进的话,又无法阻止红夷向内陆逃窜,郑芝龙也只能加强郑鸣郢所部的兵力,以期其可以速战速决。
这样一来,郑军在东岸就部署了六千人马,在大员岛先后用兵一万三千,在北线尾岛驻有五百人,在前进基地的澎湖约有六千五百人作为预备队。
郑芝龙并未将澎湖驻军全部调到前线投入战斗,一来是因为眼下步卒的作用并不显著,二来则是考虑转运的问题。
一旦郑军在下一场风暴来临之前,无法攻克热兰遮城堡,那么所有兵马都须从前线撤离到澎湖躲避风暴,然后再卷土重来。
大员岛也无法驻扎太多的兵马,对物资供给压力过大,即便郑军可以依托强大的海运能力进行补给,但要维持一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