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场如此密集,即使东虏在此驻扎了三个甲喇马卒(4500人)的兵力,也不可能有任何获胜的希望
而如果选择乙号作战方案的话,则需采取分进合击战术,西路既然在金州半岛登陆,东路则以广鹿岛为前进基地,在里长山海峡对面登陆。
然后从东西两个方向,向金州卫推进,情报预估金州卫至少驻扎了一个甲喇的东虏,兵力不少于两千。
实施乙号作战方案的话,若是东虏发现倭军上岸,势必会分兵来袭,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某一方向上的防守力量。
两路东虏都会遭遇占据绝对优势兵力的倭军的进攻,也不会有取胜的可能,最终都会向北逃窜。
与甲、乙两个方案相比,丙号作战方案则更为大胆,几乎向金州地区实施了凌厉无比的三叉戟战术。
南部一万人直接在金州中左所前的海湾登陆,直插过去,消灭盘踞在此地的敌人。
中部两万人则在金州卫附近沿海登陆,用两万铁炮足轻对付两千东虏马卒,也有很大胜算。
北部两万兵力在长兴岛对岸登陆,先沿沙河东进,再折向北,争取一举攻克复州卫。
除了距离海岸较远的复州卫之外,建在滨海位置的金州卫与金州中左所几乎在一天之内便会被倭军攻克。
即使北部的倭军遭遇东虏的完全阻击,南部两路人马得手之后也会立即北上增援,集结五万大军围攻复州卫。
由于在海边可以获得大量的补给,所以倭军可以毫不吝惜将诸多火器投入战场,东虏即使有三千人马守卫复州卫,也将遭遇灭顶之灾。
某太子认为辫子在半岛地区的驻军不可能超过一旗人马,即七千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