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他们臣服!如今我大明军力疲糜,只能用兵力优势压倒东虏,二十万不行就三十万,三十万不行就五十万!成祖皇爷爷挥师五十万北伐檬古,本宫自认为军事指挥才能远逊于成祖皇爷爷,便挥师八十万讨伐东虏。八十万大军刨去其中三十万杂役,尚有五十万战兵,每人每月二两银子的饷银,一年便是一千两百万两之巨,加上兵器、军械、弹药消耗,光是支应便须两千万两,粮草尚需另行计算,若是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撑,如何讨伐穷凶极恶的东虏?眼下朝廷是没有如此巨款专门用来扩军备战,哪位爱卿若是有大才,可募集到一千万两银子,本宫便在入秋之前,御驾亲征,北伐东虏。暂且就算是借,待大军凯旋之后,便连本带利偿还一千一百万两。问题是有爱卿可以筹措到这笔巨款么?没有的话,那就老老实实地做事,莫要被市井流言所左右。从今往后,在本宫认为准备妥当之前,不论是官吏还是百姓,谁要是继续嚷嚷讨伐东虏,本宫就把谁全家发配到辽西前线去!王在晋那里正缺士卒,该人全家正好可以充军报国!”
主战派说打,没有枪炮,没有士卒,难道用手去实锤辫子啊?
就眼下这点人马,只要双方爆发一次大规模的会战,就基本上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辫子主力有十五万左右,大明集结三十万,有一倍左右的兵力优势。
非但没有稳操胜券的把握,还极有可能遭遇一次巨大的惨败。
首先,明军内部除少数王牌部队之外,大部分士卒的单兵战斗力都比辫子要低。
其次,自从广宁大败之后,明军已经多年没有会战的经验了,指挥协同更是无从谈起。
然后,各路总兵心性不定,只要所部稍有损失,扭头就跑也说不定,这将对明军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直接导致全军溃败。
更重要的是,某太子手里就剩这点家底了,这三十万人马就是最后翻盘的希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