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四门火铳就炸死炸伤上百贼兵,仓惶逃窜者不计其数,贼兵之间甚至发生了内讧,倘若此铳能够早些投入战斗,必定居功至伟。
在敌军士兵披甲作战的时代,用一个炸药包要数十人是很困难的,但外面绑上百十来个钢珠,这目标就有可能实现了,只要钢珠打进脸部,中弹者就嗨翻天了……
亲自指挥炮兵装填和射击的局官刘峰接茬说:“殿下,此铳虽射程较近,不足三百步,然铳弹威力惊人,正如黄总兵所言,爆炸过后,三丈之内,再无站立之人。贼兵若是逼近我军,十枚铳弹便可击一次击杀上百贼兵。此铳装填迅速,转移便捷,又易于炮手熟悉掌握襙作技巧,可谓是一款大杀器,批量装备官军定会如虎添翼,震慑敌胆!”
若不是这铁桶火铳射程较近,以后盔甲厂只生产这一款火铳就足够了。
幺鸡对这个属下的叙述基本满意,转而问贴厂太监张峦:“张爱卿,依你看来,一个铁匠和一个木匠一天可否制造一门合格的‘隆庆’式迫击炮?”
造得快没用,重要的是保证质量,别特么没等把敌人怎么样,炮膛先炸了。
张峦飞快地思索之后,旋即拱手回答:“殿下,依臣看来,一个铁匠和一个木匠若为一组,一天定然可造一门迫击炮,质量超过今日所用四门,当是不难。若是情况紧急,亦可命其上午造一门,下午造一门!”
幺鸡知道自己让工匠们赶制出来的这批试验品,都是黑灯瞎火“叮咣”一顿实锤之后诞生出来的东西,说是粗制滥造毫不过分。要想让前线将士放心使用,必须保证火炮的质量。
放慢生产速度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一组工匠用两个时辰四个小时造一门炮大概应该可以了,这样一天就能造两门,五十组工匠一天能造一百门。
两大都帅在京城等候六天时间,就可以各自都带走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