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阿姆斯特丹公司的境遇都跟东印度公司相类似。
由于荷兰的商船数量与吨位此前都是高居世界第一,所以在搭上了大明帝国这根线之后,贸易公司即使失去了一些海外地盘,也能赚得盆满钵满,进而稳定住股价。
在路易十四与柯尔贝携手努力多年之后,荷兰的商船数量与吨位仍旧可以与法国持平,进而瓜分欧洲市场。
比起法国公司与船主,荷兰人从事海贸更久,接受新事物也更容易,尤其是很多荷兰人都会说不止一门外语。
一些丹麦人、瑞典人、德意志人、南尼德兰人(比利时人)、英国人、西班牙人,更愿意为荷兰贸易公司干活,而非法国公司。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量位居世界第二,巴黎交易所紧随其后。
前者数量虽多,但种类以贸易公司与金融公司为主。
后者数量逊于前者,可上市公司涵盖贸易、农业、挖矿、冶炼、金融、制造、传媒、地产、纺织、食品等等。
比较起来,由柯尔贝建立的巴黎交易所的发展前景更为宽广。
法国的面积与人口也比荷兰更大更多,其交易所市值甩开荷兰是早晚的事。
让法国在商业上领先于荷兰的真正方面是进出口总额。
法国本土是具有强大生产能力的,荷兰仅仅在造船、纺织、鲜花方面有所建树。
这就导致了法国在出口方面逊于明帝国,但远远强于荷兰。
单凭粮食出口一项,法国在这方面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