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章:经济增长(2 / 9)

明末黑太子 牛笔老道 4492 字 18小时前

千亩,变成私人农场。

    只要农户拥有的土地足够多,收获就足够多,在前期大幅度减免农税的情况,脱离贫困就是两三年的事情。

    他们因土地而贫穷,也应该因土地而变得富裕起来。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没规定过农户不能变成地主。

    失地的地主就是佃户,地多的农户其实就是地主。

    跟太祖皇帝一样,昊菁皇帝认为农业为固国之本。

    朝廷要想府库充裕,前提条件就是农户要吃饱。

    农户吃不饱,甚至饿肚子,不光会直接影响岁入,还会导致大规模叛乱。

    反之,连最穷的农户都变得富裕起来,大明帝国没理由不便得更加强盛。

    移珉也是为朝廷减轻负担,在本土,北方容易发生旱灾,南方经常发生水灾。

    风调雨顺还好,天灾频繁的时候,岁入的那点粮食还不够赈灾的。

    让贫农去属地种地,朝廷的负担也就大幅度减轻了,道理跟藩王移藩海外是一样的。

    理论上东南西北四块地盘是任君挑选的,不过移珉北地的占总数的六成左右,其次是南地澳洲占是三成多。

    东地太远,还有张天宝一伙,百姓们自认为都是良珉,不愿意与流寇的后代同流合污,心里有抵触情绪。

    西地是镇海王的地盘,听上去很不正规,尽管郑成功是皇帝的门徒,然而那边福建人太多,不会闽语的话,很难听懂邻居的话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