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立储之争(3 / 6)

不如先由皇长孙朱祥堂监国。

    起码这位在科学院学习多年,上面还有皇太后和皇后管着,不会上来就发布一通胡乱的旨意。

    “杨郎,眼下该当如何?”

    “继续向南,去往南廷所辖的某处港口,若是监管松懈,你我便可直接出海!”

    杨安本来还想往北跑,找机会出关,可转念一想,港口已然如此,关隘自然也会严加防范。

    与其难以,倒不如直接去往南廷境内,只要抵达江南一带,拿出足够多的银子,怎么也能找艘船出海。

    哪怕不是直接去往南洋,甚至印度的,先抵达东番,再换船去南洋,便可以逃出升天了。

    用了三天时间,两人便抵达了山东境内,只要昼伏夜出,小心上路,应该不会引起注意。

    只是他们不知道,济宁以北地区,已经全部得到了消息。

    北都与济宁有电报线缆连接,只要线缆不出问题,那么位于漕运中段节点的济宁会在几分钟之内得到消息。

    运河沿线驻军的反应自然是非常迅速的,但是消息传往山东腹地的速度就要慢许多了。

    这也导致了在各地驻军反应过来之前,杨安与花雨露便已经进入山东,成了漏网之鱼。

    山东的人口很多,但主要集中在运河沿线与半岛一带。

    杨安专挑少有人走动小路南下,只要穿过山东,抵达南直隶东北部的海州(连云港),便可以直接出海了……

    北廷与南廷是有沿运河铺设的线缆相连的,用电报传递信息非常迅捷。

    当初北廷负责铺设北直隶与山东两地的线路,南廷则负责山东以南一直过江到南都一线。

    电报线沿途都有驻军负责保护线缆安全,线缆周边都有警告牌子,图文并茂,凡是切割线缆之人,不论男女老幼,一律处决。

    由于线缆的北端的发报权被控制在军机处手里,眼下皇太后下谕旨不准发报此事,谁敢擅自向南廷发报,便会被立即下狱。

    南廷只能通过安排在北都的人来传递信息,进而得知此事,这速度就慢得多了,尤其是在北都城许进不许出的前提下。

    所有南廷派来的官吏,都在吏部有注册,安插的细作想出城的话,任何理由都行不通。

    你要若是家有患病老母的话,厂卫会派人过去查看,真是符合实情,还会接到城里来救治。

    反之,那就可以先行入住诏狱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厂卫的诏狱里还从未如此热闹呢!

&n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