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喇的步兵,两次便打没了近两千六百披甲兵,算是极为惨重的损失了。
倒不是说这两千六百人全被打死了,这里面不包括负轻伤,全都是中重度伤兵,回来的结果也会让大军直接减员,根本无法再次参加战斗。
半天时间就折损了这么多士兵,想要得到的结果还在九霄云外,这让多尔衮很是不悦,代善更是恳请十四弟,让他的两红旗出战。
鉴于目前的形势,多尔衮并未同意,在未入关之前,便折损了大量的八旗兵,实为不智之举。
一方面还是让汉军继续冲,不断消耗守军的兵力与弹药,等打得差不多了,再派八旗兵来个致命一击。
另一方面,多尔衮已遣人回去,调派三顺王的兵马协同作战,再调五万包衣阿哈过来。
这些包衣的作用便是在久攻不克的情况下,用人命来铺路!
哪怕全都死在喜峰口,也在所不惜!
三顺王的大军就位于宁远与锦州之间,接到命令,不出五天即可赶到喜峰口。
在出发之前,皇太鸡已然授权多尔衮,若战事吃紧,可直接调三顺王兵马入关作战,无需事先请示。
三顺王所部装备了大量的火炮,包括不下六十门红衣大炮。
这对攻克喜峰口的帮助很大,也是多尔衮最为看重的武器。
真要是己部拥有高达一百门红衣大炮,这会儿已经轰开喜峰口了。
想到这里,多尔衮不禁感到有些懊恼,起兵之前多带些重炮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