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素衣的秦香莲蹉步登场。
坐在台下第一排的杨南甘立时扬着声调“哦”
了一声,一群不大懂戏的政府部门代表当即转头看向他。
怎么个意思?他哦什么?
圈子不同,天生有壁,代表们不大懂戏,自然也不晓得杨南甘是何许人,乍一听见这道挑着声调的语气助词,一时分不出好赖,一个个全望了过去。
段永祯咳了一声,提醒众同僚注意分寸,保持低调,不要给白队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然后客客气气的与杨南甘搭话。
“老先生当真行家,白老板方才出场您便瞧出门道来啦。”
杨南甘今日是一人独自前来,身边正少个能共同探讨的票友,闻得有人搭话,立马打开话匣子。
下巴指向戏台,侃侃说道:“正旦登场,皆为蹉步,但白老板今日的步法略有不同。”
段永祯大外行一个,知道“蹉步”
这个专业名词还是来的路上向顾丰宁现取的经。
闻言,立刻追问。
“怎么个不同法?”
杨南甘不错眼的盯着白灵筠的脚步,“《明公断》有十四折戏,但今日白老板唱的是中轴子,故而只有三折,其中又以《琵琶词》为主,紧靠唱念做打来展示秦香莲的人物特征不免苍白单薄,这时,就要调动整个身体来填充丰满。”
段永祯尴尬的张了张嘴,“啊……”
没听懂一点。
好戏难得,杨南甘根本不在意身边的人听没听懂,分享欲十足的继续往下讲。
“秦香莲的人物特征是端庄、正派、悲情,因此白老板在初登场时,脚跟先落地,再过渡到脚掌,双脚小步幅的向前移动,如同踏在薄冰上小心轻柔,这里所表达的便是她贫苦卑微,不敢张扬的处境。”
段永祯睁大眼睛努力看向白灵筠的脚。
诶?你别说,经行家老先生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这样。
“顾……”
一扭头,见顾丰宁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掏出小本本,唰唰记起了笔记。
段永祯眨巴眨巴眼。
……不是,兄弟你这么爱学习吗?
顾丰宁没说话,往椅背上靠了靠,将旁边奋笔疾书的叶誓延让了出来。
看见了吗?爱学习的不止他一个。
不等段永祯作反应,又推着他的脑袋向后转。
后排坐着的十几位代表,满眼求知欲,眼珠子要掉人行家老先生的身上了。
“啧。”
杜绍辉等不及了,踢了脚段永祯的椅子腿,甩着脑袋催促他麻溜继续请教。
段永祯无语,回瞪了他一眼,而后飞快在顾丰宁耳边嘱咐一句。
“记全了,回头借我抄抄。”
人挨人的贴着坐着,杨南甘也现了周围的异状,又是惊讶又是激动,万万没想到在这浮躁慌乱的年代,居然还有这么多年轻人热爱戏曲文化,好啊,真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