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克俭辟谷之法大功告成的时候,整个人从内到外,焕然一新。
早已没有了以往的自己,认知,感受,精神层面的,全都达到了一种遥不可及的高度。
无欲则刚,这个无,不是简单的虚无,而是厚重的无不可往。
在无中,对所有的过往,前世今生,都有很深刻的理解。
人,就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
简而言之,就是从无到有的一个复杂的过程。
无是本质的,当无成了生命,随之而来的是无不可及,无为而无所不为。
人的生命本质和生活态度是不一样的。
所谓生命本质是,人生的根基,活着的意义。
意义是人所赋予的,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除了活着,吃喝拉撒,肆意挥霍,享受生活,纸醉金迷,糜烂不堪,还有什么,什么都没有了。
只剩下越来越大的黑洞,用更多的欲望去填补,也填不满。
到头来,终是一场空。
荒诞的人生啊,喝不下的酒还在喝,咽不下的苦,还一直有,如同屋檐滴下的雨水,绵绵不断。
你躲避不了,不躲还好,一旦躲避,如影随形,一直跟着你,压着你,让你永远困在这里。
李克俭不仅看到了,听到了,而且经历了,这世界的荒诞,无情,甚至无聊,让他觉得早已厌倦了。
在修行的路上,少一点欲望,少一点邪念,都让自己的内心越来越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入,一种聊以自慰,很简单,很闲适的舒服。
无为,无心。
无心,是什么都入不了心,不会动心,心沉如水。
再大的事儿,也是别人心境的扭曲。
李克俭越来越喜欢现在的恬淡,虚无,这种无的状态,让生命进入了空灵的时空。
虽然只是自己独行,可内心并不孤单寂寞,而且有一种感觉,正气十足。
在这种静冷的修行上,李克俭不再感觉到孤寂了,极简生活,让自己内心充盈。
只有一本书《道德经》。
李克俭不觉得苦,累。
在经文上下功夫,深挖文字背后的大道理。
其悟性也不断的精进,让自己慢慢的空灵,达到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