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墙上竖立的三道电网仿佛在提醒不速之客——想轻松进入院内,绝没那么容易。
景飞见士兵的帽子上是青天白日徽,断定这儿是国军的驻地。“爹,他们不是东北军,大哥不会在这儿,咱们走吧。”他说。
“来都来了,问问吧。”景传志看了一眼没耐心的儿子。
一直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卫兵注意到了东张西望的人,走进岗亭对士兵嘀咕了几句;士兵往外看了一眼,走了出来,隔着木桩对景传志说:“老乡,这儿是军事重地,请你们立即离开。”
“我们有事。”景飞开门见山地说,“我来找大哥。”
士兵笑了笑,问:“你哥是军人?在这个部队当兵?”
“你们是国军吧?我儿子是东北军。”景传志客气地说。
“驻屯在这儿的是国民革命军新编第14师。不好意思,两位去别处找找吧。”
“打扰了。”景传志说完,两声清脆的“滴,滴”声从他的身后传来;没待他转身,士兵已朝他的身后行了个军礼。卫兵移开了木桩。
“他们做什么?”轿车停在岗亭前,坐在后排的军官摇下车窗看了一眼景传志和景飞,问士兵。
士兵跑过去,答:“报告长官,他们是东北人,来找亲人。一个东北军士兵。”
“你去告诉他们,这里没有东北军。”车里的人说完,突然想到了什么,叫住了士兵,“等等,你问他们找谁?”
士兵走到木桩前,问:“老乡,你找的人叫什么名字?”
“他叫景腾,是东北军的一个副营长,跟少帅来调停中原大战的。”景传志答。士兵迟疑了:第312团的团长叫景腾,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要找的人?军官听到了外间的对话,打开车门,走下来问:“你说你找谁?”
“我们找景腾。”景飞抢着答。
“你们和他……什么关系?”
“景腾是我哥。这是我父亲。”
军官使劲揉着红通通的脸,命令卫兵移开了木桩,走到景传志的身边,小声地说:“景腾不在燕京,在淞沪呢。”
“少帅不是在燕京吗?他怎么没跟少帅在一起?”景传志不解地问。
“景腾如今是国军的团长了。我们长官直接跟张少帅要的人,少帅同意了的。你们是想见他一面还是来投奔他?这里离淞沪挺远的,只想见一面的话等以后再去见;投靠的话,出于安全考虑,我建议你们过些日子再去。”
“我们本来就是打算去淞沪的,并不是来投靠他。他在淞沪,那刚好!好久不见,我们也想见他了。”景传志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