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慈云开始为两位投资人介绍米岸芯昇的整体情况。
“陈总,雷总请看这张图表,目前咱们米岸芯昇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晶圆代工厂,仅次于台积电、三星、格芯,市场份额约在8%,超过了联电和中芯国际。
16年也就是去年,米岸芯昇全年营收为53亿美元,约合35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7.2%。
收入来源:国内占比57.6%,主要受益于小米智能家居发展并进行芯片国产替代策略;
40n及以下工艺占比68.2%,28n贡献约43%。”
陈默没有做笔记,而是认真听着,因为会后这份资料会同步到他的邮箱中,所以没必要记录。
“国外订单还有42.4%“陈默突然打断。
“主要来自东南亚中低端手机市场,当然,这离不开彼岸国际和小米的渠道支持“
“你刚才营收没说净利润,有多少”
邱慈云脸上浮现一抹尴尬,毕竟哪个投资人乐意见到砸了数百亿,只进不出的项目,即便他都六十了,也有些难为情,生怕自己一个解释不好,惹怒了这两个财神爷。
毕竟米岸倾注了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生怕节外生枝,尤其是资方撤资,那就功亏一篑了
越在意就越容易丢失平常心。
看到邱慈云的节奏有点乱,张汝京适时接过话头,“净利润为负5.67亿美元。”
一年营收300多个亿,反而还亏损,这情况是陈默和雷军没想到的。
陈默心里大概换算了下,问道,“也就是说亏损了近40亿”
见两位投资人眉头微蹙,老人从容解释道:“嗯,是的,但我觉得这个战略性亏损属于正常情况。
原因有二:一是研发投入激增,通过无论是duv、euv等设备的引进、科研人员招募,我们基本都是高薪引进台积电、三星资深工程师,研发投入同比增加240%。
二是扩大再生产,去年我们又在4个城市新建了7个厂区,预计明年将会竣工,这块又投资了近300多个亿。
咱们米岸芯昇在国内的6所城市,除了京城亦庄这个总园区外,这两年,我们在沪市张江、深圳坪山、天津西青、武汉东湖、贵州经开等地,一共投产了12座晶圆厂。
再加上刚才说的7家正在建设当中,也就是说明年这时将会有19座晶圆厂,月产能也能从目前的80万片,增加到120万片,随着工艺逐渐打磨成熟,产量还会更好.
换句话说,之前您二位的近千亿投资,加上这几年米岸芯昇的数百亿营收,全部砸了进去。
可以说目前我们每一年都是年光族,所有资金都在了刀刃上。
老朽没有负二位所托.”
满头银发,年近古稀的张汝京,此刻拳拳之心的发言令雷陈二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