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两会众生相(2 / 3)

>

对涉事违法企业建立阶梯式处罚机制,大幅提高经济处罚标准,建立企业劳动违法信用黑名单制度。

对长期系统性违反劳动法的企业负责人,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可追究其刑事责任。

构建由人社部牵头,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协同的全国联网劳动权益监管平台。

在随后的记者采访中,陈默的发言振聋发聩:

“当前部分企业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违法,实乃罚酒三杯不痛不痒,根本原因在于违法成本与守法成本严重倒挂!劳动法不应该成为没有威慑力的棒,而必须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面对企业账户资金充足却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法院判决沦为法律白条的现状,必须建立快速执行机制:冻结账户、拍卖资产、限制高消费等措施要同步实施!”

“如果一家企业必须依靠违法加班才能维持经营,那么这样的企业本就应该被市场淘汰!劳动者不是用完即弃的干电池,而是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

“我在此郑重呼吁:要让违法企业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要让劳动者维权之路畅通无阻!这不仅是公平正义的问题,更是不可逾越的社会底线!”

在互联网金融提案中,陈默建议:对金融科技企业实施分类牌照管理;建立动态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强化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

他特别警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前提是风险可控,绝不能以‘科技’之名行‘高利贷’之实。广大投资者务必提高风险意识,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陈默这些直指要害的发言经媒体报道后,在网络大众层面引发强烈反响,更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和深度思考。

尤其在互联网与金融行业掀起轩然大波,因为这直接触动了某些企业的利益神经,部分依赖“996工作制”降本增效的科技公司私下抱怨,甚至有人暗讽他“靠风口吃饭,却砸同行饭碗”。

某电商平台高管在闭门会议上直言:“劳动法严格化是趋势,但一下子把标准拉太高,中小企业怎么活口号谁都会喊,陈默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而一些p2p金融从业者更是愤懑不已,认为陈默的提案是在“借监管之名打压竞争对手”,毕竟彼岸集团自家微信也在布局金融科技,难免被质疑“既当裁判又当球员”。

尽管这些声音并未公开表态,但在行业内部的小圈子里,对陈默的不满情绪正在悄然发酵。

陈默的犀利发言让媒体陷入两难——一方面,他直击社会痛点的言论极具传播性和攻击力,显而易见能带来巨大流量,但另一方面,部分财经媒体担忧他的提案过于激进,可能影响商业环境稳定。

某权威经济报刊发表评论称:“强化劳动权益保障是大势所趋,但需平衡企业生存压力,避免矫枉过正。”

而立场偏左的社会新闻媒体则对陈默大加赞赏,称其“敢为劳动者发声,彰显企业家社会责任”。

与行业和媒体的复杂反应不同,普通网民几乎一边倒地支持陈默的提案。

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陈默为打工人发声#的话题阅读量迅速破亿。

无数网友在职言app上或实名或匿名分享自己被恶意欠薪、强制加班的经历,直言“早该有人站出来整顿职场乱象了”。

打工人们尤其认同“劳动者不是干电池”的比喻,纷纷留言:“终于有大佬说人话了!”

不过,也有少数声音质疑其动机,认为“资本家突然为打工人说话,必有蹊跷”,但这类观点很快被淹没在主流民意中。

总体来看,陈默的提案不论最终结果如何,起码成功唤醒了公众对自身劳动权益保护的意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