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长大手一挥,陈红兵成立的《赢在华夏2014》项目筹备工作组立马鸟枪换炮,经过近期的组建和筹备,早已今非昔比。
作为项目负责人,陈红兵本人也得到了频道总监甚至台长的大力表扬,在台里的地位和话语权水涨船高。
目前,项目组人数规模已超过百人,不仅在财经频道,甚至在整个央视都算得上是一个大型项目组了。要知道,春晚的筹备组整体也不过三五百人。
本次《赢在华夏2014》筹备组分为以下几个团队:
核心策划和导演组(6人):负责节目整体策划、赛制设计、主题定位、选手筛选、评委邀请等。
选手与评委管理组(20人):负责评委和选手的对接、日程安排等事宜。
节目制作与技术组(60人):负责节目录制、剪辑、后期制作、舞台设计、灯光音响、直播技术支持等。
宣传与媒体组(12人):负责节目宣传推广、媒体对接、社交媒体运营等。
后勤与保障组(8人):负责场地管理、设备租赁、道具制作、安保、餐饮等后勤保障工作。
法律与合规组(4人):负责节目相关的法律事务、合同审核、知识产权保护等。
由此可见,台里对这次节目的重视程度,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最终,在台长、齐竺泉和陈红兵三人的重点会议上,考虑到选手和评委的实际情况以及互联网行业的特殊性,节目决定采用录播形式。
主要原因是直播不可控因素太多,万一这些企业家在节目中暴露商业机密或情绪失控爆粗,甚至撸起袖子打起来,那可就真成丑闻了,而且他们三个想了想还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而通过录播,可以有效规避风险,同时也能通过剪辑等手段来突出选手之间的竞争、决策冲突和关键转折点,增强节目的戏剧性和吸引力。
此外,每期节目后还可以邀请一些知名专家评委进行点评,增加节目的专业性和深度。
经过统筹考虑,会议最终确定了节目的整体架构。
陈红兵拿着节目纲要,了一个小时做了一份简要的ppt,随后召集筹备组相关人员进行开会。
由于参会人数众多,原本的会议室已经不够用,他们直接移步到暂时没有播出任务的演播大厅。
看着从最初只有小猫三两只,到现在的人才济济,陈红兵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他挥了挥手里盖章的文件,笑容越来越大:“咱们的节目终于可以正式扬帆了!”
众人欢呼。
“我先跟大家同步一下刚才确定的具体节目架构,大家请看大屏幕。”
随后,屏幕上显示出以下内容:
【节目名称】:《赢在华夏2014:互联网风云》
【播出形式】录播
【期数】一共录制6期,采用月播形式,每月最后一周周六晚8点在央视2套黄金时间段播出,从7月份持续到年底。
【节目形式】
多轮pk,一期一轮,通过多维度评委评分得出当场胜负方,最后一期进行累加得出最终获胜方。
颁发各类奖项(待定),央视黄金时段广告位资源,并对获胜方企业进行央视深度报道。
【选手方面】(排名不分先后)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老马
藤迅公司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ceo):小马哥
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李彦洪
彼岸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