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输,是不可能输的。
仔细谋划一番,来一个措手不及,完全没有输的可能。
见黎元信还在犹豫,狄槐安和身边之人递个眼色,那人连忙开口。
“殿下,此事,就要趁不备,早做打算,不可瞻前顾后啊。”
“对啊,殿下,有我等为陛下谋划,定然万无一失。”
听着众人的热切期盼,黎元信眼底色彩变化精彩。
又过去盏茶的功夫,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猛然转头对上狄槐安等人的目光。
狄槐安他们知道,黎元信已经做出了他们想要的决定。
“此事,要细心谋划。”
黎元信开口,语气中多了些冷漠。
父皇,二十年的太子,别怪儿臣。
你不是一直教育儿臣,掌权者要果断,手腕要铁血。
这一次,我就学一次。
“殿下,您先联系漠西王,要他联络周边其他国家,最好是一起行动。
时间就定在新年夜。”
“要求他带兵,在新年夜前一定要赶到京都。
那时大家都沉浸在过节氛围中,不可能预料到有大兵压境。”
“另外,京都的一些兵力,也要借机调走。
丰谷县不是有流民叛乱,就让秦光带人,去平乱……”
东宫内,太子和众朝臣围在一起,低声议论,外边站着最信任的太监,不许任何人靠近。
御书房。
大黎皇帝黎世基对太子坐下的事心中不满,但是表面上依旧是云淡风轻,宛若没事生。
“东宫有什么不满情绪吗?”
“回禀陛下,太子回到宫中,并未有其他行动。
倒是召集一众大臣,说是请教国事。”
高登躬身回应。
“若真是如此,倒是还有些气度。”
黎世基看着手里的奏章头都不抬:
“希望他能明白朕的苦心。
此举,也是在保护他,历练他。
若是这都承受不住,以后的大黎江山,朕怎么能放心交给他。”
“陛下圣明,太子定然会理解陛下的一番苦心。”
高登一顿谄媚的话语输出,哄得黎世基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