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在塞外待的久了,他的脾性愈发的接近那些个率直的蛮子,这次回到中土之后,对着这些弯弯饶饶的乡人反倒是不大适应。
片刻工夫后,文定不曾来,反倒是出来个下人,气喘吁吁的跑出来,对他说文定在里面接待一个重要的宾客,暂时脱不得身,让道定自己进去找他。
‘咳,那些溜须拍马之辈算得上什么客人?’道定喃喃自语着往门外而去。
一切准备就绪,范管家来到柳世荣身畔,俯首道:‘老太爷,除了大老爷与四老爷外,人差不多到齐了,您看什么时候开席呀?’
‘老大嘛是有女客要招呼,你去后院让他出来入席,那个女客便安排去内宅与老夫人她们一桌。老四这小子也不知在搞些什么名堂,神神叨叨的,不用去理他。’
‘是。’
到文定进来时,酒席便已经开始了。
宾客们一拨拨来柳世荣面前敬酒,说一些恭贺的话,当然接下来便是向梅大人敬酒。
瞧见文定,载定赶忙起身道:‘好了好了,大哥也终于来了,叔父,我们弟兄三人一道敬您一杯酒,祝愿您老长命百岁,身体康泰,有如南山岳一般高竦。’
老二柳以定也不甘落后,道:‘祝叔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这两个儿子一个有出息,一个老实忠厚,在座宾客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位柳家老大。虽然在座诸位多是为巴结新贵而来,可这些个居住在附近的乡人无不深知,柳家之所以能够摆脱以前贫穷的窘境,拥有这眼前的一切,都是因为这个终年不曾落屋的柳家老大。
如果没有这个行踪缥缈的柳家老大,只怕柳家如今还住在相隔不远的破房子里,哪里会有今日这等光彩?
在众人眼中,这柳文定多少带着一丝神秘,少小离家,一阵子听说在汉口发迹,一阵子又听说下了大狱,再过了几年,竟然给家里起了这么一大幢宅子,当真是叫人摸不清头脑。
适才宾客们更是亲眼见着他带来的宾客一出手就是几千两的礼物,这些乡间的土财主可是开了一番眼界。
‘老大,你这两个弟弟都说的有板有眼,你呢?有什么对叔父说的?’柳老汉乐呵呵的望著文定。
‘叔父,老么还没回来,孩儿还是等他回来一道向您拜寿吧!’都是一奶同胞,遇上这种家中大事却要分开来行事,文定不认同两个弟弟的作法,却也不好再去责备两个成家立业的弟弟,只能故我。
‘你要等就随你吧!’柳世荣转过身向梅知县道:‘县老爷您可是大忙人,难得一回赏脸来我们家,小老儿敬您一杯。’
‘唉,本官方才便说了今日这里只有寿星与宾客之分,无有官民之别,柳老翁无需如此。’梅县令一边说着一边开始打量起文定:‘柳老翁,这位就是你屋里排行老大的儿子?’
‘是呀!是呀!只是不像他三弟那样有本事,在外面做点小买卖维生。’柳老汉与所有人的心思都是一般,万般皆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