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向。
几个小时的反应时间,再算上部队开拔支援的耗时,等主力到了,怕不是只能给受袭的战友们收尸了···
更别说某些袭击中,乌萨斯根本不需要调动大股部队,届时自己只能通过友军受袭的求援通讯来知晓战况。
这种情况下,通讯阻塞就更加致命了——友军被团灭了都不知道,对战事的分析和评估只会更加艰难。
至于在战争早期,直接集合兵力,主动向乌萨斯寻求决战什么的就更扯淡了···即便是当下,或者再过分一些,拿血峰战争时的乌萨斯军团来对手。
太尉也不觉得炎国的部队有资格和乌萨斯来一场硬碰硬的野地决战。
大炎胜过乌萨斯的,从来都是综合国力,取其国家底蕴薄弱,不能长久之缺陷,才是炎国对乌萨斯的军事策略根基。
在太尉的规划中,乌萨斯若对炎国起入侵,他的策略就是分批布防,层层迟滞,不断消耗乌萨斯那匮乏的后勤资源。
待对方因物资不足而自溃,然后再将对方一举驱逐——当年的血峰战役,他就是这么指导东国的。
而现在,德雷克展示出的新战争形态,却彻底掐死了韩太尉原本对乌萨斯的‘拖延战术’。
那问题来了,正面硬碰硬几乎不可能碰过,最好也是两败俱伤,拖延又拖延不起,万一未来乌萨斯真的入侵大炎了,这个仗···到底该怎么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