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女子逗得捂嘴轻笑:“宋捕头言过了。
小女子早过了当立之年,哪里年轻貌美呢。”
两人之间,气氛甚是融洽。
宋云深在心里默默计算,又攀谈几句,眼见时候差不多了,话锋看似随意地一转,终于切入了正题——
“说起来,今日冒昧叨扰,实有一事相求,还望姑娘能行个方便。”
“宋捕头请讲。”
“《江湖日报》上刊登不少读者投稿,妙笔生花,见解独到。
可惜都是匿名。
在下对某位读者颇感兴趣,想——”
“那可不行。”
黑衣女子未等他说完来意,便摇了摇头,语气从容地拒绝。
“《江湖日报》有规矩,不能轻易透露投稿之人的身份。
不管是作者、读者。”
“在下明白贵报的顾虑,只是此事于我而言,确实……”
“宋捕头应当也知道,《江湖日报》每日收到稿件无数,除了熊猫阁的说书先生,更多的是来自江湖各处的侠士豪杰、文人墨客。
若是轻易透露其姓名,岂不容易招来麻烦?那还有谁敢给咱们投稿呢?”
“姑娘……”
“到那时,《江湖日报》只剩下说书先生的稿子能投,还有多少人愿意花钱买?”
“熊猫阁说书先生的文采,自然是人人称赞。”
“不。
文采再好,也只不过是区区一小群人而已。
纵观天下之大,有才情、有见地者,何其之多?一个人所思所想、所写所说,终有穷尽枯竭之日。
唯有集思广议、兼收并蓄,广纳百家之言,方才是上道。”
“姑娘口齿伶俐。”
宋云深叹道,“在下思虑不周,无言以对。
但是,宋某前来,是有公务在身的。
希望熊猫阁及书局诸位能以大局为重,配合六扇门行事。”
“若是公务,宋捕头就不是一个人过来了吧?”
黑衣女子丝毫不为所动,微笑道。
“总该有衙门的文书、同僚随行才是。”
“……”
宋云深。
他尴尬地抬起手,咳嗽了一声,很希望此时自己手里能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