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先说回表情管理。我需要强调的是,表情管理不等于夸张的大表情,真正的核心是微表情。”
“举个例子,很多练习生在出道前都会做镜头训练。公司会请专业老师指导,让练习生在多机位的镜头前反复唱跳同一首歌,复盘评估出表现力最佳的表情和动作,最后形成肌肉记忆。”
“一些有名气的偶像会有自己的标志性微表情,这些微表情会不断重复出现在他们的舞台中,一次次加深观众的印象。虽说偶像们表现得很自然,但其实这些微表情几乎都是公司结合男团概念引导培养出来的。”
“比如氧气感男团会有治愈系微笑,叛逆酷拽男团会有凶狠的怒音喊麦,这些都是很笼统的例子,就不多说了。”
A老师看向昆廷:“我原本计划按部就班地分析出最适合你的‘标志性微表情’,再总结出一套专属于你的表情管理套路,但现在……我觉得你不需要。”
“你不需要被所谓‘偶像表情管理’的条条框框束缚,或许你认为你在舞台上情绪很淡,但在我看来,那是你强大的舞台掌控力赋予你的从容不迫。”
这种从容主要体现在——无论昆廷做爆发力多强、幅度多大的舞蹈动作,都会给人一种自然的、娴熟的、融入舞台的呼吸感。
他不需要刻意做多么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来引起观众注意,因为他举手投足的律动与气场,已经把台下众人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
观众会情不自禁地盯着他看。
会心跳加速,会心潮澎湃。
即使隔着遥远的距离,也急迫地想要探究他脸上的神色。
那双绿眼睛是完全睁开,还是漫不经心地半垂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