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锋藏绝处,剑出无声(2 / 3)

浊的河水里,随波打转,像沉底的黑籽,偶尔泛起一圈油光。

“大爷,这河道清淤弄了多久了?”肖锋蹲在田埂上,掏出笔记本,纸页被风吹得哗哗作响,笔尖划过纸面时发出沙沙声。

老头眯眼瞧他胸前的工作证,吐了口唾沫:“两年前说要清,钱拨了三回,河底的淤泥倒比以前还厚。”

旁边戴草帽的老太接话:“社区养老中心?就村东头那间破屋,锁头锈得能拧麻花,上个月还见人往里头堆化肥!”

她说话时,手里的锄头拄在地上,发出“咚”的一声,惊起几只麻雀。

肖锋的笔尖在纸上洇开个墨点,像一滴未落的泪。

他数了数,走访的十二个乡镇里,九个的整改项目存在“纸面完工”,五个的资金流水对不上公示数额;

最讽刺的是那个“全市中小学校舍加固率100%”,他蹲在小学后墙根,摸了摸脱落的墙皮——

里头的砖还是三十年前的老青砖,裂缝里塞着半截草绳,指尖触到那粗糙的纤维时,心头猛地一紧。

深夜,市委招待所的台灯把影子拉得老长,灯罩边缘积着一圈飞蛾的残骸。

肖锋对着电脑敲下“整改闭环机制试点问题清单”,键盘声清脆而孤独,每一下都像在敲击某种倒计时。

屏幕蓝光映得他眼底发红,眼角干涩发烫。

键盘声停时,窗外传来汽车鸣笛,他抬头看见副组长的车从大院门口开过,尾灯红得像滴血,在夜色中拖出两道猩红的轨迹。

手机在这时震动,显示着“未知来电”。

“肖组长,是不是太着急了?”副组长的声音裹着笑,那笑意却像冰层下的暗流,“有些事要讲究火候,你刚来纪委,可能不懂……”

“我按制度办事。”肖锋打断他,手指搭在鼠标上,悬在“上传省纪委内网”的确认键上方,指尖微颤,却稳如磐石。

“年轻人总爱较劲。”对方的笑里浸了冰,“你可知道,有些数据是上面打了招呼的?”

肖锋没接话,鼠标轻轻一点。

问题清单带着时间戳,顺着光纤钻进省纪委的服务器。

他摸出另一部备用手机,把清单加密压缩,附上“若我失联,请按此顺序上报”的备注,发给苏绾。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他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像战鼓在胸腔里擂,震得耳膜发麻。

凌晨两点,敲门声响起时,肖锋正靠在床头翻《孙子兵法》。

书页翻动,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像夜风穿林。

老周站在门口,白衬衫皱得像团揉过的纸,手里拎着个塑料袋,里头飘出酱牛肉的香味,咸香中带着一丝五香的暖意,冲淡了房间里的冷寂。

“吃。”老周把塑料袋往桌上一扔,自己拉了把椅子坐下,“我刚从省纪委回来,你捅的篓子,够副组长喝一壶了。”

肖锋撕了块牛肉,咸香在舌尖炸开,肉丝带着韧劲,嚼着嚼着,喉头却有些发哽。

“老周叔,我知道南江的问题牵涉太多。”

“你知道个屁。”老周拍了下桌子,茶杯跳起来,水珠溅在桌面上,洇开一圈圈涟漪:

“恒通贸易的账能牵出三条利益链,副组长的岳父当年是南江老书记,这些年他往里头塞了多少人?”

他突然压低声音,像怕惊动什么,“但你做得对——群众不满意,制度就是废纸。”

肖锋望着老周鬓角的白发,想起昨夜在小学后墙根,那个攥着他袖子哭的老太太:“我孙子说,教室漏雨的时候,天花板像要砸下来。”

他把牛肉咽下去,喉咙发紧,像被什么堵住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