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锋利的证言(2 / 3)

下车,公文包边角磨得发亮,见了肖锋只点了下头:“带路。”

肖锋引着人进会议室,桌上早摆好了按时间线排列的材料:前期调研问卷、中期施工日志、后期销售台账,连直播时的弹幕截图都打印出来,红笔圈着“张奶奶竹篮已收到”“买了五斤青云米”等真实评论。

纸张堆叠如山,翻动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一场无声的证言。

马处翻到第三本时,指节突然顿住。

那是肖锋和苏绾在田埂上的合影,背景是正在装竹篮的村民,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4月20日,张奶奶说竹篮要编带福字的,说城里人喜欢。”字迹微斜,带着田埂上风的气息。

“准备得很充分。”马处合上文件夹,金属搭扣“啪”地一声合拢,目光扫过肖锋眼下的青黑,“你昨晚没睡?”

“昨晚整理了半宿。”肖锋倒了杯茶推过去,茶汤微浊,热气氤氲,带着陈年茶叶的涩香,“但该睡的时候,我睡得着。”

十点十五分,镇口便利店的监控拍到了阿强。

这个李昊招来的临时工正蹲在电线杆下抽烟,手指抖得烟灰簌簌掉在裤腿上,烟头忽明忽暗,像一颗不安跳动的心。

巡逻的老陈凑过去:“小同志,这烟味不对啊?”阿强猛地站起来,烟屁股砸在地上,火星溅起又熄灭,“没、没什么!我就是……等人!”

“等人?”老陈眯起眼,声音低沉,“等谁?李副镇长?”

阿强的脸瞬间煞白,喉结上下滑动,像被无形的手扼住。

他上个月替李昊写举报信时,李昊拍着他肩膀说“出了事我兜着”,可今早李昊见了他跟见瘟神似的绕道走。

他喉咙发紧,话就跟着漏了:“我、我就是帮李镇长写了封信……他说肖主任抢他功劳,让我……”

马处的电话响得及时。

二十分钟后,阿强坐在镇纪委办公室的木椅上,眼泪鼻涕糊了一脸,木椅发出吱呀的**,像是承受不住良心的重量:“我真不知道这是违法的!李镇长说就写几句,他给我一千块……”

肖锋站在门外,听着屋里传来的抽噎声,转头对苏绾说:“该送的材料,我让小张同步给了县融媒体。”苏绾愣了下,随即明白——直播时两百万观众的眼睛,比任何证词都有力。

下午三点,镇大会议室坐满了干部。

马处站在投影仪前,身后是肖锋整理的《文旅节全过程留痕报告》,每一页都配着现场照片和证人签字。

投影光束划过空气,尘埃在光柱中飞舞,像无数微小的真相在浮沉。

“经核查,举报中提到的‘虚增游客量’实为统计口径差异,‘伪造销售额’有银行流水和村民收款记录佐证,‘买托儿’更是无稽之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缩在最后排的李昊,“举报人已承认,举报信系受他人指使捏造。”

散会时,马处故意落后两步,拍了拍肖锋的肩膀:“你和苏书记真像。”他声音低得只有两人能听见,“当年有人举报他挪用扶贫款,他把每笔钱的去向写成了一本账,从村到户,连买化肥的发票都贴得整整齐齐。”

肖锋没接话,只是望着窗外。

阳光正漫过公示栏,那里明天就要贴上他的副科公示名单。

第二天清晨,公示通知刚贴出去半小时,苏绾就抱着本书推开了党政办的门。

封皮是深棕色的,烫金的“三十六计”四个字在阳光下晃眼,指尖触到时,金属字微微发烫。

“昨天在旧书摊翻到的。”她把书递过去,“你用阳谋破局的样子,像极了‘以逸待劳’。”

肖锋翻开扉页,是她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