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无声棋局(2 / 3)

烟点上,手抖得火苗直晃,火星溅到了桌上。

“咱们夜里去把界碑砸了!就说是西岭的人干的,到时候两村打起来,上边总得派人来重新查!”

“可那界碑是水泥铸的,半人高……”蹲在门口的老陈搓了搓手,皮肤因紧张而泛起鸡皮疙瘩,“再说了,我下午路过地头,看见有穿便衣的在转悠,手里还拿着对讲机。”

老王的烟掉在地上,烫得他跳起来。

他低头盯着脚下那截未燃尽的烟头,仿佛它就是自己的命运。

他突然想起今早肖锋在测绘现场的模样——那小子站在界碑前,跟围观的张婶说“您要是信不过,明天跟着测绘队一起去”,说得那么自然,就像早料到有人要搞事。

次日清晨的山风带着松针香,孙工蹲在新挖的坑前,用水平仪反复校准界碑角度。

金属仪器在晨曦中反射出银白色的光,像是某种精准的审判。

“小肖,你看这刻度。”他拍了拍碑身,泥土簌簌落下,“误差不超过五厘米,比我当年给开发区划地还严。”

肖锋蹲下来,指尖划过碑身上“东岭西岭界”的红漆,还带着点黏手的温度。

他的手指在那几个字上来回摩挲,像是触摸一块即将成为历史的界碑。

李娟抱着一摞公证文书从田埂上过来,白衬衫下摆沾了点泥:“模板我让县公证处的老张审过了,签约当天半小时就能出公证书。”

“肖干部!”西岭的刘婶拎着竹篮挤过来,篮里装着刚摘的黄瓜,翠绿的表皮还挂着露珠,“我家那口子说,公示栏的测绘图他看了三回,确实和他爹留下的地契对得上。”她往肖锋手里塞了根黄瓜,温热的触感中夹杂着乡亲的诚意,“中午来我家吃饭,我给你烙油饼。”

肖锋捏着黄瓜笑,眼角的细纹里都是亮堂堂的光。

阳光洒在他脸上,像镀了一层金。

他能感觉到,原本像团乱麻的民心,正随着界碑的竖起一点点理顺。

那边老王带着几个亲信晃过来,远远看见他,又转身往村外走——便衣民警的身影在他们身后若隐若现,像根无形的绳子,捆住了所有歪心思。

中午的阳光晒得人发困,肖锋却坐在东岭村部的小会议室里,面前摆着两杯刚泡的茉莉花茶。

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清香扑鼻。

“东岭的张村长,西岭的李村长。”他推过一张图纸,上面用铅笔勾勒出广场轮廓,“这是我和镇规划办商量的方案——以新界碑为中心,两边各让三米做缓冲带。镇里出钱修文化广场,装健身器材,两村的老人小孩都能来。”

张村长捏着图纸的手顿了顿:“让地容易,可这广场真能归两村共有?”

“合同里写清楚,产权归镇政府,管理权归两村联合管委会。”肖锋指了指图纸上的红色标记,线条清晰如法律条文,“广场东边建东岭村史展览墙,西边挂西岭的老照片。以后外村人来,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两村的脸面。”

李村长突然笑了:“肖干部,你这哪是让地,是给咱两村拴了根红绳啊。”他端起茶喝了口,茶汤入口微苦,回味甘甜,“我同意。”

张村长盯着图纸看了半晌,重重拍了下桌子:“我也同意!要是有人闹,我这个村长第一个不答应!”

夜幕降临的时候,镇政府办公室的台灯亮得发白。

灯光在墙壁上投下柔和的光晕,照亮了桌面上散落的文件和一杯已经凉透的茶。

肖锋揉了揉发酸的后颈,屏幕上《东岭西岭土地确权最终草案》的标题在跳动。

鼠标点击的咔哒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他点开文件夹,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