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是使用西方式的软帆,还有狭长的船体以提高速度。中国古典船只的长宽比都在6:1至4:1之间,都像花生壳般短粗。金士麒要把长宽比拉伸到10:1。以减少水流阻力。两侧再加装“副船体”,形成三体船结构。不但平稳性极高。副船体还可以防弹。缺点是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但他不缺银子!
金士麒不禁赞叹:真是太完美了!
造船场师傅们都说:实在太难造了!
首先就是这“三体船”的概念,师傅们从没听说过。其次,那种“拉长的水滴”船体形状,师傅们无从下手。不过鉴于金士麒在技术领域是神灵般的存在,他每个月都能提出几个匪夷所思的“新”概念,其中半数会惨淡收场,半数能实现。因此造船师傅们都不质疑他。只说制造难度太大,三两个月根本造不出来,将军我们一步步来好吗?
工匠们提供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整体结构采用“三体船”,但是船体则套用“造船图谱”上的成熟船型:开浪船。这种船型头部尖狭,只要把船身中段拉长就能符合金士麒的理念。
金士麒说好,开始造吧,50料级别的先给我来4条!
与军事准备同时进行的。是南丹卫的教育建设。
金士麒首先着手“光启文政学院”和“小学堂”两个部分。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金士麒会邀请龙文光来主持“光启文政学院”。龙文光是进士啊,整个柳州最有才华的一位。没成想,金士麒没相中龙文光,他把这重任交给了黄宽。
黄宽,年40岁。相貌猥琐,广东人氏,商户籍贯,秀才考试落榜,后沦落为水贼。擅使弯刀和短斧。
黄宽看着金士麒的策划书,逐渐皱起了眉头。“文法、律例、历史、民生老爷啊,生意方面我还能知乎几声。这些衙门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