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谢灵运劝帝北伐(4 / 5)

延缓岁月,时至今日,十多年了。如今魏虏攻夏,大宋两取其困,其势必如卞庄刺虎,一举两得!中原百姓期盼皇恩,如饥似渴,翘南望,时日已久。至于今日国家府藏,的确并不丰足,但是凡举大事,不必坐等国富兵强,贵在天时。现在兵器充满,兵力粗足,粮食无忧,和先帝时相比,条件更好。群臣中有人认为北伐之举得不偿失,这是不能成立的:中原人口,百万有余,田赋之沃,著自《贡》典,澄流引源,桑麻蔽野,强富之实,昭然可知。得中原,国力将大增。为国家长久计,怎能计较一战之费呢!”

“先帝远征姚泓,收复长安,但随即长安不能守;朕若兴兵伐河北,河北可守吗?”

时人所说的河南河北,都是以中原地区的黄河为界:黄河南即河南,黄河北即河北。

“鉴于长安之败,陛下自然会担心河北难守。但依臣看来,长安与河北形势不同:关西百姓杂居,种族不一,加之远戍之军,处于新旧交替之际;而河北则不同:河北之民都是汉家旧户,几乎无杂人,况且那里地理形势连山阻隔,又有三关之险,守军若游骑长驱,则沙漠风靡;若驻军守塞,则安如山固!”

“卿以为,伐河北有必胜的把握吗?”

“晋武帝,不过一中等之主罢了,但恰逢吴后主孙皓暴虐荒乱,天授其福,加之谋臣献策,武将扬威,故能建功当年,天下一统。而今陛下聪明圣哲,天下归仁,文德与武功并振,霜威与素风俱举,加之宰辅贤明,诸王出众,州郡齐心,虎臣满朝,而天威远命,何敌不灭!魏虏拓跋氏,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臣见识肤浅,愿陛下早定大计。臣行将东归,但心中盼太平之道,期泰山之封。臣早已想和陛下陈说愚见,但担心所言荒谬,有污圣听;今蒙陛下赐假,臣将暂离京都,而抱此愚志,如骨鲠在喉,今日得以一吐为快,再无缺憾!”

谢灵运所言,有些是他人所曾说过的,有些是刘义隆所反复琢磨的,而有些新观点却给了刘义隆以很大启示,这也让刘义隆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正因为如此,刘义隆犯难了:去说服众人,让谢留下来?若留下来,又让他做什么?

等等再说吧。刘义隆沉思良久。

随后,刘义隆亲自把他送出太极殿。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