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谢灵运劝帝北伐(1 / 5)

谢灵运是早已不再安坐在秘阁中翻翻故纸堆动动笔墨撰写《晋书》了,尽管要他写的《晋书》已经粗立了条目;在伴君拜陵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一个侍中了。.侍中是一个要臣,但他这个侍中却不是要臣,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陪侍。皇帝只是喜欢他的“二宝”而已,自己会成为一个弄臣吗?他再次郁闷着。

在京口,他看到了刘家挂在土墙上的农具,他想起了自己祖上的丰功伟绩;他知道皇上仅仅停留在欣赏赞叹他的“二宝”这一层面上,所以只和他谈论诗文不和他谈论国事。皇上见了他的应诏诗——那里也有他的郁闷,但皇上却装做视而不见对他置之不理。这都让他的心中久久不能平。

从京口回京以后,谢灵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他不仅不再去撰写《晋书》,而且轮到他入宫值日,他也不去,甚至连朝会也不参加了。有时候,他驱使着数百个童仆在自家占地数十亩的花园里,挖池塘筑篱笆,栽竹子植堇花,忙得不亦乐乎;有时候,他又和族侄谢惠连等人一道,带着童仆出城游玩,远至二百多里,十多天不回京。

他听说江北也有山水佳处,钟离郡(在今安徽凤阳一带)有一山洞,深不可测,奇妙无比,于是他就和谢惠连等人带着行装出了。

他们先是雇了一条能容纳数十人的大船,渡过长江,然后一路北上,直奔钟离。到了钟离,但他们并没有找到那个传说中的山洞。正在大家沮丧的时候,谢灵运却意气风地说:

“当年王徽之居山阴(在今浙江绍兴)时,见雪中景,突然想起隐士戴逵,当即命驾。经过一宿的奔波,天亮时到了戴逵的门前,他却吩咐随从掉转车头返回山阴。随从不解,他说:‘我本乘兴而来,如今兴尽而归,有何不可?’如今也是一样。何况我等兴味未减!不在于是否找到了山洞看到了山洞,而在于离开了局促的建康,离开了憋人的宫廷!这还不足以令人感到惬意吗?”

众人见他有这样的兴致,也都舒心地笑了。

将离开钟离的时候,谢灵运又想继续北上,他想去看看久闻其名的圣地泰山,尽管那里边临魏人。但刚走了一天,因为微染小恙,他才不得不南归。

在外出游玩期间,谢灵运既不上表禀告,又不按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