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的菜刀,指尖触到刀柄的瞬间,三十年国宴刀工的本能瞬间觉醒。土豆在他手里转了个圈,刀刃落下时稳得像装了定位,细得能穿针的土豆丝簌簌落在白瓷盘里,根根均匀,没有一丝参差。
这手艺,别说工厂食堂,就算摆到国宴餐桌上也毫不逊色。
何大清看得眼睛直了直,随即又板起脸:“算你没白练几天,赶紧切!切完把肉馅剁了,别磨蹭!”说罢转身去摆弄灶台,没再追问他刚才“晕过去”的事——在他眼里,这儿子就是懒驴上磨,敲一下动一下。
何雨柱盯着手里的菜刀,心里翻江倒海。
前世他是国宴大厨,给中外贵宾掌勺,何等风光;现在穿成傻柱,要在工厂食堂里剁肉馅、蒸包子,还要面对未来那些糟心事:秦淮茹的软磨硬泡,许大茂的阴招,四合院的众禽的算计。
可转念一想,现在是1951年——一切都还来得及。
娄晓娥还没被许大茂哄骗,贾东旭还没死,秦淮茹还没嫁到贾家,何大清也还没丢下他和妹妹跑路。
何雨柱深吸一口气,刀刃再次落下,土豆丝切得更快更匀。
他可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傻柱。
有国宴级的厨艺在身,就算在1951年,他也能活出个人样来——不仅要护住年幼的何雨水,还要让那些想算计他的人,好好尝尝“国宴大厨”的厉害!
“傻柱!土豆丝好了没?”何大清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何雨柱把最后一盘土豆丝摆好,脆生生应道:“来了!”
声音里带着少年人的清亮,却藏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沉稳。
1951年的厨房依旧油烟呛人,但何雨柱的眼里,已经没了最初的慌乱,只剩胸有成竹的笃定。
傍晚的风带着点秋凉,何雨柱跟着何大清身后,踩着青石板路走进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这就是他往后要扎根的地方,也是剧里那堆糟心事的发源地。
一进院门,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着烟,饭菜香混着煤烟味飘满整个院子。东厢房传来剁菜的砰砰声,西厢房有人扯着嗓子喊孩子回家吃饭,连空气里都裹着一股子50年代特有的烟火气,和他记忆里2025年的高楼大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