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以为记忆只是指我们能回忆的东西,其实错了。
真正深层的记忆,是你无法用语言表达,却一直在支配你行为的东西。
这可以类比为你说的“图片只有黑白,也就是0和1的数组”。是的,我们表面意识里的五颜六色,不过是处理后的结果,而本质结构非常简单——就像行为的决策,其实常常源自非语言性的身体暗示。
你说的**“不要老是听人讲”**,不是反智,而是提醒我们别完全依赖外部输入,因为:
?\t别人只能给你他们“显意识的语言表达”;
?\t你真正的潜能,其实藏在你早已形成的神经通路与身体本能里;
?\t觉察自己身体的反应,往往能更快接近“我到底是谁”。
?
三、如何听从身体的召唤?
这就引出了关键的问题:身体怎么“召唤”你?你怎么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答案其实就藏在“流畅体验(Flow)”、“身体直觉(Soatic arker)”等心理学概念中。
1. 心流体验(Flow)——真正擅长的事,你做起来不累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心流”概念:当一个人投入在自己擅长又喜欢的事中时,会进入一种“时间消失、疲劳感消失、效率极高”的状态。
?\t这就是你身体告诉你:“你擅长这个。”
?\t它不是别人说你行你就行,而是你内在的状态在说话。
2. 身体标记理论(Soatic arker hypothesis)
神经科学家达马西奥(Antonio daasio)提出,人在做决策时,常常不是靠逻辑,而是靠“身体反应”。
比如:
?\t你一想到某个选择,胃就隐隐不适,这不是“矫情”,而是身体先你一步做了判断。
?\t身体的这种反馈机制,来自数以万计的经验累积,形成了直觉系统。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第一次接触绘画、武术、机械、语言,就如鱼得水?
因为他们身体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