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表扬陷阱(2 / 6)

职场小聪明 翟晓鹰 2450 字 17小时前

p>

自我认同感(self-identity)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是谁、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位置的稳定认识。

当一个人缺乏内在认同时,就容易:

? 依附他人眼光;

? 不断向外寻求肯定(表扬);

? 一旦外界不再回应,便陷入孤独与虚无。

这就是你所说的,“到了死都在追求更多的表扬”,其实不是在追求表扬,而是在寻找“我是谁”的答案。

?

三、唯心解决方案:自我肯定、自我效能感、自我定位

1. 自我肯定:来自对过程的认可,而非结果的奖赏

**自我肯定(self-affiration)**是主动地承认和接受自己的努力与价值:

? “我不是因为做得好而值得被爱,而是我本来就有价值。”

? “我努力工作,不是为了被表扬,而是因为我认同这件事。”

它强调:我行动是为了自己认同的目标,而不是他人的目光。

?

2.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我有能力改变

由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达成目标的信心。与表扬不同,它是行动驱动的信心:

? 每完成一项挑战 → 建立一点自信;

? 随着经验积累 → 形成“我能行”的内在力量。

这种信心是可积累的、可自我证明的,不依赖外在鼓励。

?

3. 唯一性定位:“我是谁”=在共同体中无可替代的位置

你提到非常关键的一点:

“人不能失去当前的位置,就是在共同体里取得特定的位置,无可替代的这个我。”

这正是阿德勒“共同体感觉”的核心——个体必须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特有的价值:

? 不是盲目竞争,不是模仿别人,而是去发现:“我怎样才能对这个集体做出独一无二的贡献”;

? 哪怕是微小的贡献,也能让人感到存在感和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