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小丫头的手中,看来以后我中原武林很难得以延续风平浪静的局势了。”
于沧海转述坤阳道长的一番话,也是让李玉后怕不已啊,这老道推断准确,分析的内容环环相扣,有理有据,很是让人信服。当日,自己确是故意言语恼怒那黑煞,让其来攻击自己,好将二人分开,不然的话,要是两人联合攻击,在场估计算上李玉也不会有好果子吃的,最好的结果就是自己和于沧海与那黑白双煞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但胜利之局自己这一方也占不到大成。
但是对那老道之言,说小珍的绝妙刺杀,是万分的巧合,这个说法李玉不大与之相同。小珍能在当时混乱的局面抓住万变的战机,也全靠自己那平日里练习格杀的惯性感应,就像你时常千遍万遍的重复做一个动作时,在危急的时刻,即使你是下意识的刻意为之,但做出来的动作还是平日里反复练习的防卫或是格杀的动作,这不是反应快的问题,而是人的惯性反应。
在想到小珍割断黑煞的咽喉时,李玉也想到了平日里自己给小珍传授的格杀动作,一个稻草人,身体表面位置都注明了一剑毙命的各个部位,记得当时李玉要求自己的特战队员们每个动作都要练习上万次,让那些一剑毙命的格杀动作,都深深的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成为在格杀打斗时不经大脑,就能惯性运用杀敌的自然反应,在平时还看不出什么威力来,但遇到真正的近身肉搏之时,日常严格训练的成果,就会成效立显,每个平时练习了不止上万边的惯性动作,要比经过大脑考虑怎样杀死对方的动作要快不知多少倍,高手过招,占得上风也是瞬息之间的事,也就是这个惯性的动作,才让刘珍掠杀了任谁都想不到的宗师高手黑煞。
想到这时,李玉似乎也明白了一些道理,自己传授特战队员们的格斗掠杀技巧,是前世特战队不知道研究传承了多少年的典范动作,每个杀人的动作都干净利落,毫无拖泥带水之感,而且大多还是经过计算机数据分析和多次的实战模拟,总结了一个又一个真正致人死命的掠杀体位,至于武学修为,修身养性,李玉本身的功力可能欠缺很多,但要是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