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几年?”
“景泰二十年。”
宋康心中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呀。
......
宋家一门双状元,可谓是风光无限。
世人都说,姓宋的人,都了不得。
前有茂州宋氏,从龙之功,成为君父宠臣,在朝中重要部门担任要职。
后有汾州宋氏,一门双冠,包揽文武两科,皆为年少成就许多人一辈子都在追求的梦想。
宋康一家人的祖籍在汾州,元末明初,祖辈参加义军,迁徙到京师顺天府。
因为毫无战功,只是分得微薄田地,寂寂无名。
一百多年后,祖坟冒青烟,家里出现了两个天才。
“一门双冠”的成就,放眼古今,几乎是头一遭。
有人感慨,也就是在景泰盛世,才有机会见到。
此话不假,宋康和宋真都不是大富大贵之人,甚至可以说,穷得家徒四壁。
放在过去,绝无可能有出头之日。
以前的科举和武举,是豪门子弟的游戏,再不济,你也得是个寒门,才拥有入场资格。
家里种田的还想考过一群书香门第?
科举从隋朝诞生,一直发展到明朝,已经相对公平许多。
但是,寒门子弟依旧难有出头之日。
如果说,文科还会有屌丝逆袭的例子,可是武举,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如果不是景泰帝修改了武举的考核内容,史书上不可能留下“宋康”这个名字。
还真的要谢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让天下贫苦子弟,从此有了与豪门贵族公平竞争的机会。
......
前往宋家提亲的人,络绎不绝,都快把门槛踏破了。
幸好他们父母不是那种贪图富贵之人,非但没有因为儿子出息而狮子大开口,反而诚惶诚恐,将一切提亲谢绝,声称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
既然宋康回来了,这些琐事,也应该有个了结。
“阿康,这是提亲家族的名单,你先过目一下。”
父母递来一叠红纸,上面写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