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能够自己从大明海商那里,没有中间商,以更低廉的价格买到货物。
那德里宫廷的货,能卖给谁?
双方只能卷价格,甚至一度低价甩卖,只为了收回成本,越卷越伤。
后来,两边都觉得这样内卷是行不通的,只能寻找别的出路。
德里宫廷利用自身优势,将大量积压的明朝货物,运到别处售卖。
地方贵族同样照葫芦画瓢,他们也拉货出口。
他们最大的客户,就是奥斯曼帝国。
由于奥斯曼帝国距离明朝甚远,而德里苏丹国更近。
相比之下,德里苏丹国货源提供稳定的优势就出来了。
后来,大明海商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与其跑那么远去卖货,不如就在德里苏丹甩卖算了,价格低点没事,主要是效率。
所以现在就发展成,德里苏丹的港口是明朝海商抛售的中转站。
可是,德里苏丹国这种运营模式,注定了他们赚不了大钱。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搬运工,辛苦大半天只能赚点微不足道的运费。
为了寻求出路,布卢勒·洛迪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利用本国极其低廉的劳动力,选择“山寨”中原产品。
最近五年,向奥斯曼帝国出口大明商品的时候,会绑定自己的“山寨货”。
可是这么一做,无疑会引起卖货给他的大明海商的愤怒。
你个老匹夫真不要脸,以次充好也就算了,破坏中原产品的高端形象,还用低价“山寨货”抢占我们的市场?
就这样,布卢勒·洛迪的进口量越来越少。
没办法的他,只能继续在“山寨”一条路走到黑。
......
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德里苏丹国的地方贵族,竟然也搞起了“山寨货”?
山寨货嘛,讲究一个价格低。
德里苏丹国没有掌握核心生产技术,他们靠抄袭仿制出来的货,能有什么质量可言?
茶没有茶味,丝绸硬得跟麻布一样,瓷器更是惨不忍睹,表面坑坑洼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