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有,六首世间无”的超级成就。
可惜的是,黄观的战绩并没有得到官方承认。
无论如何,商辂还是猛的,“三元及第”的荣誉太硬,很难不让人注意到他。
朱祁钰破格提拔他,还因为另一件事情。
原本历史中,商辂在成化五年,为“夺门之变”后被诬陷的大臣申雪冤案。
又在成化十一年,商辂先行提请复郕王位号,使得明宪宗下定决心,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谥“恭仁康定景皇帝”。
光是商辂做的这些事情,就相当于得到了免死金牌。
朱祁钰是个怀旧的人,重用商辂,本就是他的计划。
只是在此之前,商辂还太年轻,难以服众。
如今,恰逢陈循年老致仕,48岁的商辂,总算是熬出了头。
这个年纪,刚刚合适,放在大明朝廷中,仍属“壮年”。
明代首辅通常需要20—30年仕途积累(如中进士后历任翰林、六部等职),48岁符合这一节奏。
例如张居正,23岁高中进士,48岁成为内阁首辅。
散朝后,文武百官纷纷上前庆贺。
商辂表面上不卑不亢的一一谦虚回礼,实则内心狂喜,终于等到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我问你,参加科举是为了什么?
你想一想,这官,当多大才算大呀?
在明朝,内阁大学士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大学士,君父传召。”
商辂恭敬的朝掌印太监王腾拜道,随后扭头对周围的人,行礼再见。
......
商辂刚走进来,就见到景泰帝正坐在茶桌上,不急不缓的泡着茶。
“下臣,拜见君父。”
“平身,坐吧。”
“这——”
“第一次进乾清宫?”
“是的。”
“那你以后可得习惯一下。”
商辂愣了愣,他完全没想过,下朝之后的君父,竟是如此——和蔼可亲?
朱祁钰亲自帮他倒了杯茶,更是吓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