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江南势力,准备接招吧!(2 / 4)

果,获利者是朝廷呢?历史是不是可以被改写?

朱祁钰的脑海中,瞬间迸发出一系列计划。

他暂时不打算将蒸汽机技术推广出去,先牢牢掌控在朝廷手里,利用强大的工业基础,将天下财富重新洗牌。

“江南士绅商帮,朕要你们全军覆没!”

后世历史学者曾有评价,江南势力是导致明朝衰落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江南科举录取率极高,导致朝中在任一半以上的士大夫,都是出自江南。

根据《明实录》记载,正统年间一共开科6次,录取进士600余人,其中江南进士约占50%-65%。

得益于江南经济发达,书院林立,科举应试文化风气浓郁。

光是苏州府,一府进士的数量,就超过北方数省之和。

这是非常夸张的数据,可想而知,江南士大夫在朝堂上的势力有多大?话语权有多重?

在万历皇帝以后,江南士大夫控制朝堂,更是诞生出“东林党”,满朝文武70%的官吏,都是出自南直隶、浙江、江西区域。

如果他们只是老老实实的参加科举,左右朝政也就罢了。

问题是,江南士大夫已经形成“官商一体”的家族网络。

最初通过免税特权,大量兼并土地,控制民间佃户和农产品贸易,贫富差距悬殊,激化社会矛盾。

盐政、漕运等关键部门被江南势力渗透,官商勾结,腐败横行。

到后面,演都不演了,徽商控制两淮盐场,朝廷盐税收取遭遇巨大阻碍。

垄断丝绸行业,先扼杀朝廷下西洋的举动,然后自己出口海内外,赚取惊人财富。

江南财团建立的钱庄、典当行遍布全国,甚至还反过来向朝廷放贷,万历年间,朝廷就有向徽商借款发军饷。

由于海外走私业务渐盛,部分江南海商与倭寇、荷兰人合作,甚至资助沿海叛乱(如汪直、郑芝龙等)。

你以为戚继光灭的倭寇,实际上,倭寇大军里面,很多人都是明朝海盗。

《嘉靖实录》记载:“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