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央军的做法,明朝设立了京师八大营,却忽略了边关守卫兵力。
于谦提到的三点政策,一直都存在,他只是建议再次加强。
宋朝被诟病的一系列军事政策,明朝同样存在,只是没有那么夸张。
明初的军事指挥权,在五军都督府的手里,而不是文官。
朱元璋充分吸取了宋朝败亡的教训,设立了爵位继承制,企图将国家荣誉与某个家族绑定在一起。
这时候,或许有人要喷,“明实亡于朱元璋”了。
真不是他的锅。
朱元璋制定了严格的爵位继承制度,强调嫡长子继承制。
如果,父辈因罪被剥夺爵位,子孙通常无法继承,除非皇帝特赦。
到了朱棣,由于兵变夺位,为了巩固统治,允许一小部分因父辈犯错而被剥夺爵位的家族恢复爵位,以换取这批人的支持。
朱瞻基进一步放宽了爵位继承的限制,即使父辈犯错,子孙依旧可以无损继承,前提是,他们没有参与罪行。
好一个“六边形战士”!又埋雷了。
但凡少埋点雷,“土木堡之变”或许都不会发生,正是那批边关二代哥逃跑,把瓦剌放了进来。
杨洪等人刻意隐瞒军情,估计是打算自己背锅,好让孙子辈能够顺利继承爵位。
......
“陛下,陛下,陛下?”
于谦见朱祁钰许久没有说话,急不可耐的叫唤。
“你别急呀,难不成,你还想让朕,在大战之前,将那批罪将全部砍了吗?”
朱祁钰真是服了,于谦这个人确实有本事,就是性子急。
他没听到回应,就会一直上谏,催促你尽快达成。
一般的皇帝,还真受不了他这种性格。
“放心吧,若是京师守卫成功,朕就会立即提出军制改革。”
朱祁钰打算引进现代军事化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晋升、奖惩制度。
人家文官还需要通过“科举”,才有机会踏上仕途。
玛德,你们武勋只需要投个好胎,不出意外的话,就能继承爵位成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