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李纲基建(2 / 3)

啦!!!

“这提出建议,就必须要实行才能知晓,究竟有没有效果。”

“不过,还真别人说,李纲确实有两把刷子,这些政策试行下来,效果极为显着。”

“比如说道路的疏通,使的地方的货物能更为快捷地进入城内,此前由于处于混乱时期,城内粮食物价被哄抬,造成了通货膨胀的情况。“

”但货物一进入城内,这样的情况得到了缓解,渐渐恢复了以往的状态。”

”在这之后呢,李纲又想到了人口,作为天子,是不能不对天下的情况不了解的。“

”于是李纲就将开封府中记载的各个地方的人口都录入了行在,以便于领导赵构随时查看。”

“总的来说,李纲的这几套行为,最主要还是安稳民心,令各个地方的百姓能相信老赵家的朝廷,是会带着他们一起往前走的!”

“事实也证明,他的确是成功的,当时的人们对于赵构这个皇帝,还是充满了期待的,也希望过他能将恢复以往辉煌的宋朝。”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赵构的怕金症是非常严重的,同时又忌惮于臣子。”

大秦某小吏:上个信任李纲,又不信的还是钦宗,这赵构恐怕如出一辙吧!

大明蓝玉:…好倒霉!碰上这么个皇帝哦!

千古第一仁君赵桢:……

大唐杜如晦:做臣子做到这份上,也是不容易啊!

大汉桑弘羊:宋朝是真扶不起来,再能干的臣子也拉不动…

征北大将军Judy:宋朝后边的就这怂样,在座的听到现在还不了解吗?

参与评论的所有人:┐(′-`)┌就你会说!!

……

靖康时期

李纲的情绪并没有太大的起伏,为臣者他尽力便好,似乎也很难用几句话来说清他身后会给他怎样的评价?

只是,当他站在城墙上向下望去,也不知南宋的人们,是否会望着汴京城的方向,痛心于无法收回故土呢?

唉,眼下最重要的还是金人一事,逆风翻牌很难,非常难,他不确定还会不会如历史那般发展。

若官家能听种老